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儒墨的意思、儒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儒墨的解釋

(1).儒家和墨家。 戰國 時期同為重要學派。《莊子·天運》:“天下大駭,儒墨皆起。”《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别李參軍序》:“讨論儒、墨、探覽真玄。覺 周 孔 之猶述,知 老 莊 之未悟。”

(2).泛指多種學派。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銘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覽冰釋。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風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儒墨”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儒墨”指儒家與墨家兩大思想流派,二者在戰國時期同為“顯學”(即最受重視的學派),但核心主張存在顯著對立。《韓非子·顯學》記載:“世之顯學,儒墨也”,可見其影響力。


二、核心思想對比

學派 核心主張 思想特點
儒家 以“仁”為核心,強調等級秩序、禮樂教化、孝悌忠信。孔子提出“克己複禮為仁”,主張通過道德修養實現社會和諧。 注重倫理關系,維護傳統禮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漸進式社會治理。
墨家 主張“兼愛”“非攻”,提倡平等、節儉、尚賢。墨子反對儒家禮樂制度,認為應“視人如己”,消除等級差異。 代表平民階層利益,重視實用技術,主張通過實際行動(如防禦戰争)維護和平。

三、延伸含義

  1. 學派對立象征:常被用來代指觀點尖銳對立的兩種思想,如《莊子·天運》提到“儒墨皆起”,反映二者争鳴現象。
  2. 泛指多元思想:唐代文獻中“儒墨”有時擴展為多種學派的統稱,如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銘序》中的用法。

四、曆史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思想細節,可參考《論語》《墨子》等原著,或查閱等來源的擴展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儒墨:詞義及來源

《儒墨》是一個常用詞,它指的是儒家和墨家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

儒墨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儒和墨。儒取自“士”部,墨取自“黑”部,分别意味着君子和黑色。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表達儒家和墨家兩種相對立的學說。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儒墨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儒的寫法是一隻手和一個口,象征着儒家學說的核心價值:“仁義禮智信”,強調了内外合一,以德治國的思想。

墨的古時寫法是墨的上方加個月字,表示墨家的主張:“非攻、兼愛、尚德、重名”。墨家主張以和平取勝,反對戰争,倡導以愛和公正為核心的社會關系。

例句

1. 他的思想很古老,像是從儒墨時代傳承下來的。

2. 儒墨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的文化思潮。

組詞

1. 儒家學說

2. 儒家哲學

3. 儒家文化

4. 墨家學說

5. 墨家哲學

6. 墨家文化

近義詞

1. 儒家思想

2. 儒學

3. 儒教

反義詞

1. 儒墨對立

2. 儒家與墨家的區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