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風的意思、高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風的解釋

(1).強勁的風。 漢 劉向 《九歎·遠遊》:“遡高風以低佪兮,覽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贈崔侍郎》詩:“高風摧秀木,虛彈落驚禽。” 清 吳偉業 《清風使節圖》詩:“豫章夾日吟高風,歲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強風。 唐 杜甫 《向夕》詩:“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3).指秋風。《太平禦覽》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風(秋風)曰商風、素風、凄風、高風、涼風、激風、悲風。”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斜日當軒蓋,高風卷旆旌。” 師尹 注:“高風,八月風也。” 明 劉基 《淡黃柳·台城秋夜》詞:“高風淅淅,翻動林梢敗葉。”

(4).高尚的風操。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序》:“覩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北史·王罴王思政等傳論》:“運窮事蹙,城陷身囚,壯志高風,亦足奮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孫锺元先生時居薊門九十二歲》詩:“ 邵 許 高風遠尚存,傳經一代又 蘇 門。” 徐遲 《黃山記》一:“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5).高雅的藝術風格。 宋 梅堯臣 《次韻答王景彜聞餘月下與内飲》:“呼我作卿方舉酒,更煩佳句賞高風。”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十二:“ 東坡 謂書至于 顔 柳 而 鐘 王 之法益微,詩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晉 以來高風絶塵亦少衰矣。”

(6).美善的風教、政績。 唐 韋應物 《始至郡》詩:“昔賢播高風,得守媿無施。” 宋 蘇轼 《杭州與莫提刑啟》:“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簡上,肅高風於列郡,浹厚德於齊民。”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憶昔 文翁 以《詩》《書》治 蜀 ,而 揚 馬 之瑋製以興; 何武 用儒術進賢,而 龔 唐 之高風克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風是漢語詞彙中具有雙重意象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自然現象與人文品格兩個維度解析:

一、自然氣象層面 指高處強勁的氣流或清涼的秋風。此義項可追溯至《楚辭·遠遊》中"高風肅兮衞鞅"的記載,形容秋日高空的風勢凜冽。唐代詩人王勃在《寒夜思友》中亦用"雲間征思斷,月下歸愁切。鴻雁西南飛,高風少微滅"描繪深秋時節的風力衰減現象。

二、道德品格層面 特指人高尚堅貞的風骨操守,語出《漢書·叙傳》"(薛廣德)值金革之會,臨大節而不可奪,遂享高風,永垂來世"。北宋蘇轼在《哭歐陽公》中以"高風邁倫,盛氣傾前世"贊頌歐陽修的道德境界。現代漢語中該用法多用于書面語體,如"先生高風亮節,堪為學界楷模"的表述方式。

(參考資料: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釋義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漢語大詞典》2002年版、北京大學《全唐詩》電子文獻庫)

網絡擴展解釋

“高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自然現象

    • 強勁的風:如漢·劉向《九歎·遠遊》中“遡高風以低佪兮”,唐·李白《贈崔侍郎》詩“高風摧秀木”。
    • 秋風:古時對秋風的别稱,如《太平禦覽》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将秋風稱為“高風”。
  2. 抽象概念

    • 高尚的品德與風範: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崇高的道德标準,如成語“高風亮節”(指堅貞的節操)。
    • 高雅的藝術風格:如宋·梅堯臣詩句“更煩佳句賞高風”,蘇轼評價李杜詩風時提及“高風絕塵”。
    • 美善的風教或政績:如唐·韋應物《始至郡》中“昔賢播高風”。

二、其他用法

三、常見搭配與成語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

别人正在浏覽...

阿侯安躭拜忏絆手絆腳並居避影斂迹茶話饞風唱凱茶粥赤腫充邊醇古春季純良次丁疵瑕炟爚都老爺斷乳惇樸風絮副産物汞砂宮聲貴昆鐵路閨繡畫鴻振解氣咭咭格格進冊九獻吉兇棘軸舉座磕膝蓋苦況蠟白老俵冷敷美雨歐風若此若而十裡長亭十米九糠視印守風貪汙狼藉天大地大調三窩四挺生題意無幽不燭象類仙姑象網铦襲顯形笑容可掬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