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水的意思、斗水的详细解释
斗水的解释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资助。语出《庄子·外物》:“﹝鮒鱼﹞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骞 《赠亲友》诗:“ 监河 爱斗水, 苏子 惜餘明。” 唐 孟郊 《赠主人》诗:“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飧而救翳桑之饿。”
词语分解
- 斗的解释 斗 ǒ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
- 水的解释 水 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汉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笔。墨
专业解析
“斗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指一斗之水(量词“斗”读 dǒu)
此义项源于古代寓言典故,特指数量极少的水,常比喻在危急关头得到的微小帮助或资源。
- 典故来源: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在途中遇见一条困在干涸车辙中的鲋鱼(鲫鱼)。鲋鱼向庄子求救,希望他能给“斗升之水”活命。庄子说要去游说吴越之王,引来西江水救它。鲋鱼愤怒地说,等西江水来,它早已成了鱼干,不如现在给它“斗升之水”就能活命。
- 释义: 字面指一斗水(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在典故中,强调在急需时,哪怕极少量的援助也极其珍贵,远胜于遥不可及的大恩惠。
- 用法: 常出现在“斗升之水”、“涸辙之鲋,急谋斗升之水”等表达中,用于形容微薄但及时的救助。
- 来源参考: 该典故及释义记载于权威古籍《庄子》,相关解读可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斗升之水”或“涸辙之鲋”词条。
二、指测量或盛水的斗(名词“斗”读 dǒu)
此义项相对少见,指用于量取或盛放水的器具。
- 释义: “斗”在此作为名词,指一种口大底小的方形量器,也可泛指类似形状的容器。“斗水”即指用于盛水或量水的斗。
- 用法: 多出现在描述古代生活、劳作或器具的具体语境中。例如:“以斗水浇灌”、“持斗水取于井”。
- 来源参考: 对“斗”作为量器或容器的解释,可查阅《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斗”字的名词义项。
“斗水”的核心含义取决于“斗”的读音和词性:
- 读dǒu shuǐ 时,通常指极少量的水,源于《庄子》典故,蕴含“微薄但及时的救助”之比喻义,此用法更为常见和文学化。
- 读dǒu shuǐ 时,指盛水或量水的斗形容器,属于具体器物名称,使用相对直接和具体。
理解该词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指向的是水的“量”还是盛水的“器”。其典故义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其在汉语表达中具有独特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斗水”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中的典故:鲋鱼(困在车辙中的鱼)请求庄子给予“斗升之水”以活命。这里的“斗”是古代容量单位(约十升),“斗水”字面意为少量水,后衍生为“微薄帮助”的比喻义。
-
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指少量的水,如《庄子》中的“斗升之水”。
- 引申义:比喻微小的资助或救助,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有限帮助或资源匮乏的处境,如北魏李骞诗句“监河爱斗水”。
-
文学应用
唐代诗人孟郊在《赠主人》中写道:“斗水泻大海,不如泻枯池”,通过对比强调“有限的资源用在急需处更有价值”的哲理。
-
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斗水”仍保留“少量资助”的比喻用法,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例如描述困境中获得的微小支持。
“斗水”既是一个具象的容量描述,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中“雪中送炭”的象征意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庄子》原文或相关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伏蚌蠹扳送报恨悲端倍奸播种猜妬陈镜开炽富瘁瘅宕冥道人头大小谢多蒙恩假璠璵锋綫刚骾孤淡骨头骨脑諕杀灰心丧气降手儿焦瘦脚柞嘉穟京官金威扃锁眷客口味蓝玉利其然龙拏驴颓鸣鹤之应狃泰女道墙板潜契勤厉秋豪却行求前三月雪烧田神短气浮式谷説古谈今儓佟踏脚摊戏谈扬岧崹庭争通怀晚婆婆威显夏天谢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