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抖顫的意思、抖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抖顫的解釋

[shiver] 手或身體等因激動、恐懼等情緒變化而引起的顫抖

詳細解釋

發抖,哆嗦。 王統照 《沉船》:“他那雙終天抖顫的手指幾乎把不住這根煙筒。” 賀敬之 《放歌集·十年頌歌》:“讓帝國主義反動派索索抖顫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抖顫是漢語中一個描述身體或物體不自主、快速振動的動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指因寒冷、恐懼、疾病或外力影響而産生的短促而頻繁的抖動。

示例: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1. 語素構成

    • 抖:本義為“振動、甩動”,引申為因情緒或生理反應引發的顫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12頁)。
    • 顫:指物體或身體部位輕微而快速的震動(《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237頁)。

      二者為近義複合,強化“高頻小幅振動”的語義。

  2. 古漢語用例

    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四回:“隻覺得脊梁上一陣陣的涼氣,透得心裡抖顫起來。”此處描寫心理恐懼引發的生理反應。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哆嗦;發抖。”(第312頁)

    例證:情緒激動時聲音容易抖顫。

  2.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釋為:“顫抖,發抖。”(第12卷,第237頁)

    古典用例:《紅樓夢》第九十六回:“黛玉聽了這話,如雷轟頂,渾身抖顫。”


四、使用場景與搭配


五、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示例
顫抖 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地震時大地顫抖。
哆嗦 口語化,多指全身性抖動 他凍得直哆嗦。
戰栗 強調恐懼引發的劇烈顫抖 面對威脅不禁戰栗。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第十二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3. 曹雪芹. 《紅樓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清代文學例證).
  4. 劉鹗. 《老殘遊記》.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清代文學例證).

(注:因古籍原版無線上鍊接,現代工具書需購買實體或授權數據庫訪問,此處标注标準出版信息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抖顫”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指因強烈情緒(如恐懼、激動等)引發的身體發抖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由“抖”(快速顫動)和“顫”(因情緒産生的抖動)組成,形容人因極度害怕或緊張導緻全身顫抖的狀态。例如:“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他吓得渾身抖顫。”

  2. 情緒關聯性 除恐懼外,也可由激動、憤怒等情緒引發。如賀敬之詩句中“索索抖顫”描述反動派因威懾産生的顫抖。

  3. 文學應用 作家常用該詞增強畫面感。例如王統照在《沉船》中描寫人物“抖顫的手指”表現其長期緊張的心理狀态。

  4. 醫學相關 在醫學語境中,“抖顫”對應英文術語“thrill”或“trepidatio”,指非自主性肌肉震顫現象。

需注意,“抖顫”與“顫抖”(chàn dǒu)詞序不同但含義相近,後者更側重生理性抖動,而“抖顫”更強調情緒誘因。

别人正在浏覽...

白毳班倕薄惡崩損城社車盤吃不上蠢蠢戢戢大寛轉邸所斷席遁世絶俗暏是畈眼子漨浡拂逆高穹哥巴文耿黾寡彈寡過貴位含量皓月後堯婆活字合金叫魂絞鮹家谕戶曉繼繼繩繩襟連眷奬崌山刊布柯榦老兒當蠟種羅帕南烏霓幢起霸訖籴漆吏期周嫂夫人沙包首子屬命鼠穴私望肆言無憚讨檄騰蹶剔豎通檢推排土肥忘年萬金油無疆烏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