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代内臣中選充寵幸者之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内監·老兒當》:“ 武宗 初年選内臣俊美者以充寵倖,名曰老兒當,猶雲等輩也。時皆用少年者,而曰老兒,蓋反言之。”
“老兒當”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分析:
《老兒當》是一個漢語片語,意為“以老為尊、以老為基準”。通常用來表示對長者的尊重和崇拜,以及對年紀大、經驗豐富的人的敬重和信任。
《老兒當》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老”字的部首是“老”(老人),“兒”字的部首是“兒”(兒子)。它們的總筆畫分别為“6”和“10”。
《老兒當》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強調尊敬和順從長輩的觀念。在文化傳統中,長者被視為智慧和經驗的象征,年輕一代要尊重和借鑒他們的經驗。繁體字的寫法為「老兒當」。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老兒當》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可能為「老兒當」。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發生了變化,逐漸演變成現代所用的簡化字。
1. 年長的人應該受到尊重,因為《老兒當》。
2. 這個家族非常重視家族文化,他們秉持着《老兒當》的觀念。
3. 年紀雖小,但他經驗豐富,大家都認為他《老兒當》。
1. 老者(年長的人)
2. 老年(晚年階段)
3. 老骥伏枥(比喻老年人仍然保持着強烈的鬥志)
4. 老态龍鐘(形容老年人容貌老朽)
1. 尊老(尊敬老人)
2. 重老(重視年長者的意見)
3. 敬老(尊重老年人的觀念和行為)
4. 順老(按照老人的意願行事)
1. 尊弱(尊重弱勢群體)
2. 鄙老(不尊重老年人)
3. 不敬老(不尊重老年人的行為)
4. 不順老(不按老人的意願行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