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嶽的意思、東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嶽的解釋

亦作“ 東嶽 ”。指 泰山 。在今 山東省 境。又名 岱宗 、 岱嶽 ,或省稱 岱 。《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嶽” 毛 傳:“嶽,四嶽也。東嶽 岱 ,南嶽 衡 ,西嶽 華 ,北嶽 恒 。” 漢 揚雄 《法言·吾子》:“觀書者,譬諸觀山及水,升 東嶽 而知衆山之峛崺也。”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詩》:“願蒙矢石,建旗 東嶽 。” 明 李夢陽 《鄭生至自泰山》詩:“昨汝登 東嶽 ,何峯是絶峯?” 葉楚伧 《和倉海秋懷》詩:“ 東嶽 難封 司馬 文,北門先上犒牛勳。”


見“ 東嶽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東嶽(Dōng Yuè),漢語詞典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中國五嶽之一的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為五嶽之首,古稱“岱宗”“岱山”。其名源于周代“東嶽居五嶽之東方”的方位命名,象征日出之地與萬物生發之源。

二、文化内涵

  1. 帝王封禅聖地

    自秦始皇至宋真宗,曆代帝王登泰山舉行封禅大典,以告天地之功(如《史記·封禅書》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賦予其“國泰民安”的政治象征。

  2. 道教信仰中心

    泰山神“東嶽大帝”掌生死、統幽冥,道教奉為治理陰陽的神祇。唐代始建岱廟祭祀,形成“東嶽廟會”等民俗傳統。

三、文學意象

古代詩文常以“東嶽”喻崇高、穩固。如杜甫《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借泰山巍峨抒壯志;《禮記·檀弓》稱“泰山其頹乎”,暗喻偉人逝世。

四、地理與名稱演變

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因地殼斷裂擡升形成壯麗地貌。先秦文獻《尚書·舜典》已有“東巡狩,至于岱宗”記載;漢代正式确立“五嶽”制度後,“東嶽”成為泰山專稱。

權威參考來源(因未搜索到有效網頁鍊接,以下僅标注文獻依據):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 《泰山志》(清代金簡修纂)
  4. 《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

泰山作為中華文明的精神标識,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産價值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東嶽”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東嶽”是泰山的别稱,為中國五嶽之首,在古籍中常以“岱宗”“岱嶽”等名稱出現(如《詩經》毛傳提及“東嶽岱”)。其名稱源于地理位置,因泰山位于中國東部,故稱“東嶽”。

二、地理信息

三、文化意義

  1. 五嶽之首:泰山在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中地位最高,被譽為“天下第一山”。
  2. 曆史象征:古代帝王在此舉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象征國家統一與政權合法性。
  3. 文化遺産: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兼具自然景觀與人文價值。

四、其他别稱

泰山在文獻中還有“岱”“岱宗”“太嶽”等稱呼(如《法言·吾子》提及“升東嶽”)。

若需進一步了解五嶽體系或泰山具體文化遺迹,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旅遊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司匹林鞴扞跛躄彩號采撷車箍辘會出入将相大貊小貊單绡擔雪填井盜天調饪冬郎二三其操放腳浮競公祖慣賊古讀桂枝孤旅化誘講劍金舌蔽口禁院積射士樛纏狷忿絶少分甘峻刻橘丸坑谷刻誅口耳并重口松蘭陔落第冥求甯封平目前後眼淺颦前駈泣愬球面鏡期周曲陳曲糁掃善法上九慎護書童傞傞素氣頭門霧裳險技閑邁仙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