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則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
(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後漢書·西域傳論》:“至於佛道神化,興自 身毒 ,而二 漢 方志,莫有稱焉…… 班勇 雖列其奉浮圖,不殺伐,而精文善法導達之功靡所傳述。”《師子經》:“即於現世斷諸不善,得衆善法,修習作證。”
(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你還沒有看見滿街上貼的招紙,還有出賣婦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無形的善法了。” 魯迅 《書信集·緻孟十還》:“現在的譯詩,真是出力不讨好,尚無善法。”
“善法”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理解:
一、傳統法律層面
指良好的法令或治國之法。如《管子·任法》提到“皆有善法而不能守”,強調善法是符合社會治理需求的規範。
二、佛教哲學層面
此為最核心的釋義,指通向善果的修行方法,包含兩層内涵:
三、方法論層面
泛指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的“弭患於無形的善法”。
擴展說明:現代法學中,“善法”常與“惡法”對比,強調法律需符合多數人利益和社會發展規律。如需了解佛教十善法具體條目,可參考《師子經》等經典文獻。
《善法》是一個漢語詞語,含義為“善良的法則”或“正确的法則”。它指的是一種具備正确道德準則和價值觀的行為模式。
《善法》的拆分部首為“口”和“法”,其中“口”是整個字的部首,而“法”則是字的主體。該字共由11個筆畫組成。
《善法》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是由古代文字與符號改進而成的,并逐漸形成現代漢字的形态。在繁體字中,善法字的“善”字的左邊有一個額外的“羊”字部首,被稱為“單召旁”,形狀略有區别。
在古時候,善法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具體而言,善法字的“口”部分在古代寫作“子”字,而“法”部分則保持不變,形态接近于現代寫法。
1. 我們應該遵守善法,始終保持良好的行為準則。
2. 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善法來引導人們正确的價值觀念。
組詞:善良、善行、善舉
近義詞:良法、正法
反義詞:惡法、不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