栮脯的意思、栮脯的詳細解釋
栮脯的解釋
幹木耳。 宋 陸遊 《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 唐安 薏米白如玉, 漢嘉 栮脯美勝肉。” 宋 陸遊 《食野菜》詩:“可憐 龍鶴山 中菜,不伴 峨嵋 栮脯來。”
詞語分解
- 栮的解釋 栮 ě 木耳:“漢嘉栮脯美勝肉。”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脯的解釋 脯 ǔ 肉幹:鹿脯。兔脯。 水果蜜漬後晾幹的成品:果脯。杏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栮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幹木耳,常見于宋代文獻。該詞由“栮”(音ěr)和“脯”(幹肉)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形如肉脯的木耳制品”。
文獻例證
宋代詩人陸遊多次在詩中提及此物:
- 《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提到“漢嘉栮脯美勝肉”,形容其口感鮮美可媲美肉類;
- 《食野菜》中“不伴峨嵋栮脯來”,則反映其作為地方特産的屬性。
辨析
需注意與“萐脯”(一種傳說中的神草)區分。後者見于《論衡》等書,描述為“廚中自生肉脯”,屬于神話意象,與食用幹貨“栮脯”無關。
“栮脯”是古代對幹木耳的雅稱,兼具文學色彩與飲食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栮脯(zhēn fǔ)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zhū)和⻏(gōng),共有12畫。該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于描述将食物保存起來的一種方法。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樾脯。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栮脯是以⺮來表示并帶有額外的橫畫。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在家裡準備了一些栮脯,以備不時之需。
栮脯的近義詞可以是腌制食品,如蜜餞、臘肉等。反義詞可能是新鮮食品,沒有經過腌制或保存的食物。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