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三弦的意思、十三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三弦的解釋

唐 宋 時教坊用的筝均為十三根弦,因代指筝。 宋 張先 《菩薩蠻·詠筝》詞:“哀筝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江波緑。纖指十三弦,細将幽恨傳。”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贈筝妓》詞:“琢成紅玉纖纖指,十三弦上調《新水》。”參閱 漢 史遊 《急就篇》卷三“筝” 顔師古 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三弦”是古代樂器的代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唐宋時期教坊使用的筝,因有十三根琴弦而得名,常作為筝的别稱。這種樂器在唐宋詩詞中頻繁出現,成為文人表達情感的意象。

二、曆史背景

  1. 形制特征:十三弦筝的演奏方式為平卧琴體,右手前三指跪坐彈奏,音色清雅。
  2. 文化地位:作為教坊樂器,十三弦常用于宮廷或正式場合,具有較高的藝術地位。

三、文學引用

宋代詞人張先《菩薩蠻·詠筝》中“纖指十三弦,細将幽恨傳”,以及張孝祥“十三弦上調《新水》”等句,均以十三弦暗喻筝聲傳遞細膩情感。

四、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提到“十三弦”可象征高超技藝或才華(如形容藝術家、音樂家等),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引申,古典文獻中更側重樂器本體含義。

提示:若需了解相關詩詞或演奏形式,可參考《急就篇》等古籍注疏或宋代詞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三弦》的意思

《十三弦》一詞指的是一種樂器。它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樂器,也叫作古箏。古箏是一種有着悠久曆史的絲弦樂器,共有十三根弦。它被廣泛用于演奏民族音樂以及古典音樂。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三弦》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一部分是“十”字的“十”部首,意思是指數字10;另一部分是“弦”字的“弓”部首,弓字是一個意符,表示彎曲,此處指的是琴弦。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十三弦》這個詞的來源與古代中國的音樂文化有關。在古代,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類似的弦樂器,但古箏這種形式是在唐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它在演奏家和音樂家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也成為了文人雅客的見面禮。在繁體字中,《十三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關于《十三弦》,在古代常用的字體中,有時候把“十”字寫作“拾”,有時候把“弦”字的寫作也有變化,變成“絃”或“絃子”。這種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他娴熟地演奏着《十三弦》,動人的音樂令人陶醉其中。

2. 這位音樂家用《十三弦》再現了古代的樂曲,讓人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

相關詞彙

組詞:三弦、五弦、七弦、箏弦、琴弦、弦樂

近義詞:古琴、筝、古筝

反義詞:木琴、鋼琴、電吉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