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馬的意思、惡馬的詳細解釋
惡馬的解釋
頑劣不馴的馬;驽馬。《周禮·夏官·馬質》:“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綱惡馬。” 鄭玄 注:“綱,以縻索維綱狎習之。”《晉書·李雄載記》:“夫統天下之重,如臣乘惡馬而持矛也,急之則慮自傷,緩之則懼其失。” 唐 張籍 《傷歌行》:“身著青衫騎惡馬,東門之東無送者。”
詞語分解
- 惡的解釋 惡 è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兇狠:惡霸。惡棍。險惡。兇惡。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好美愛善 惡 ù 讨厭,憎恨,與“好(刼 )”相對:可惡。厭惡。好(刼 )惡。 好美愛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别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惡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頑劣不馴的馬或劣馬,源自古代文獻:
- 字面解釋:本義為難以駕馭、性情暴烈的馬。例如《周禮》提到“綱惡馬”,鄭玄注解為用繩索約束劣馬。
- 古籍用例:唐代張籍《傷歌行》中“身著青衫騎惡馬”,描述詩人騎乘劣馬的場景。
二、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比喻性情兇暴、難以相處的人:
- 成語化用法:形容脾氣暴躁、不易控制的人,例如“此人如惡馬,常因小事發怒”。
- 客觀詞義:原指劣馬,常見于古代文本。
- 現代擴展:少數資料将其用于形容人,但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適用。
建議在正式場合優先采用“頑劣之馬”的本義,避免混淆。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周禮》《晉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惡馬:這個詞是指不良的、惡劣的馬匹。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為“馬”的部首和音符“惡”,其中“馬”的部首為馬字旁,音符“惡”由四個筆畫組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用法,其中“惡”表示不好、惡劣,而“馬”代表馬匹。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惡馬”。在古代漢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這個詞以“噁馬”的形式被記錄下來。
例句:
1. 這匹惡馬非常難以馴服。
2. 他買了一匹惡馬,希望通過訓練使其變得溫順。
組詞:惡勢力、惡行、惡棍、馬鞭、馬匹
近義詞:兇馬、蠻馬、狂馬
反義詞:良馬、馴馬、溫馴的馬
希望這些簡短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