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靜的意思、樸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靜的解釋

(1).謂順乎自然而無所作為。 唐 王勃 《梓州慧義寺碑銘》:“豈非君臣樸靜,則上皇扶失道之危;仁義沸騰,則大雄拯橫流之弊。”

(2).質樸文靜。 宋 葉適 《劉子怡墓志銘》:“六子五姪,皆樸靜重訥,未嘗程督,鵠侍株立,不一亂聲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樸靜”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哲學層面的解釋(順乎自然)

指順應自然規律、主張無為而治的思想境界。這一釋義源于唐代王勃的《梓州慧義寺碑銘》:

“豈非君臣樸靜,則上皇扶失道之危;仁義沸騰,則大雄拯橫流之弊。”
此處通過“樸靜”與“仁義”的對比,強調自然無為的處世态度。

二、人物特質的描述(質樸文靜)

形容人性格質樸且舉止文雅。宋代葉適在《劉子怡墓志銘》中寫道:

“六子五姪,皆樸靜重訥,未嘗程督,鵠侍株立,不一亂聲色。”
該句以“樸靜”展現家族成員内斂沉穩的氣質。

發音與用法

示例造句

  1. 明代王問的手卷以水墨皴染,畫面“古樸靜谧”,體現隱逸之風。
  2. 茶湯色如杏黃,氣韻“樸靜”,似幽谷清泉般恬淡。

“樸靜”既可表達道家順應自然的哲學觀,也可形容人物或事物淡泊甯靜的特質,常見于古典文獻及藝術評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樸靜

樸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純樸安靜、淳樸靜谧。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木字旁和青字頭,共有9畫。它的形狀簡潔明确,寓意純樸清靜的意境。

來源與繁體

樸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化,具有深厚的曆史淵源。在繁體字中,樸字的形狀保留了原來的結構,而靜字的形狀略有變化,但整體意義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樸靜這個詞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樸字以木字旁為部首,像是樹木的形狀,表示原始純樸的意思。靜字則以青字頭為部首,原意為清淨、甯靜。

例句

1. 他的書房裡充滿了樸靜的氛圍,每天都有很多人來這裡尋找内心的甯靜。

2. 這個小村莊十分樸靜,沒有城市的喧嚣,人們生活得很安甯。

組詞

樸靜心境、樸靜甯靜、樸靜自然

近義詞

素淨、樸素、淳樸、甯靜

反義詞

喧嚣、熱鬧、動蕩、喜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