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羅郁 。 晉穆帝 時,夜降 羊權 家,贈 權 詩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條脫各一枚。見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運象》。 唐 李商隱 《重過聖女祠》詩:“ 萼緑華 來無定所, 杜蘭香 去未移時。”亦省稱“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點鬟招 萼緑 , 王母 揮袂别 飛瓊 。”
(2).指綠萼梅花。 宋 範成大 《範村梅譜》:“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緑,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華 。京師 艮嶽 有 萼緑華堂 ,其下專植此本。”
萼綠華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仙形象,其名稱最早見于南朝道教典籍《真诰》。該詞由“萼”“綠”“華”三部分構成:“萼”指花萼,象征植物生機;“綠”表顔色,暗含自然靈秀之氣;“華”通“花”,喻指美好形态,整體組合傳遞出與草木相關的仙靈意象。
在文獻記載中,萼綠華被描述為“年約二十,着青衣,容貌絕世”的仙女,據《太平廣記》卷五十七引《真诰》所述,她曾于東晉時期降臨人間,傳授道術予修道人羊權,并留下“火浣布手巾、金玉條脫”等仙家信物。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其列為“上清派”重要傳法仙人,強調其“主領草木之精”的職能屬性。
《漢語大詞典》将“萼綠華”詞條定義為:“傳說中的女仙名”,并引陶弘景《真诰·運象篇》作為書證。該形象在古典文學中常作為仙女代稱,如範成大寫有“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的詩句,收錄于《石湖詩集》。
萼綠華的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萼綠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道教女仙,最早見于南朝陶弘景《真诰·運象篇》。據載:
宋代文人将綠萼梅與萼綠華仙子相聯:
元曲中常以萼綠華喻指才貌雙全者,如:
注:另有極少數文獻提及“萼緑華”形容植物生機(如),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典籍,可能為引申誤讀,建議以道教典故和梅花喻義為核心理解。
伴食中書豹尾旛鞴鷹绁犬伯餘闖過處家春端帖子獨斷二毛子風羽縛茆負驽前驅幹斷哥倫布公闱貴足國嗣海底撈月孩子黑地裡合葉護陣薦夢漸恧繼美金真九成宮醴泉銘铠胄抗直窾竅嬾婦魚朗讀流邁梅福命讨辔頭鋪眉蒙眼潛躲芊萰喪明之痛三花樹騷賦生辟失聯詩臞手條送青索取苔網同等學力推陳緻新渭陽之情無升銜璧響答消逝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