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成宮醴泉銘》既是唐代著名碑刻,也是一個成語典故,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背景與内容
唐貞觀六年(632年),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魏征撰文記述此事,歐陽詢書丹刻碑。碑文贊頌太宗功績,強調“居高思墜,持滿戒盈”的治國理念。
書法地位
歐陽詢晚年楷書代表作,字體溫潤峭勁,結構嚴謹,被譽為“天下第一銘”。現存陝西麟遊縣,傳世最佳拓本為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
文化意義
融合唐太宗、魏征、歐陽詢三位曆史名人的貢獻,既是政治祥瑞的象征,也是書法藝術的巅峰之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碑文全文或書法細節,可參考《漢典》釋義或陝西麟遊縣碑亭景區資料。
九成宮醴泉銘是一個曆史名詞,它指的是中國古代的一則銘文,主要記載了九成宮的醴泉。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個詞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含義:九成宮醴泉銘指的是記載了九成宮醴泉的一則銘文。醴泉是古代中國宮殿中供人們飲用的泉水。
拆分部首和筆畫:九成宮醴泉銘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氵”,它們分别代表“寶蓋頭”和“水”。總的拆分筆畫為20畫。
來源:九成宮醴泉銘是出自《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的記載。
繁體:九成宮醴泉銘的繁體字為「九成宮醴泉銘」。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九成宮醴泉銘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保持相似性。例如,「宮」字可能寫作「宮」,「銘」字可能寫作「銘」。
例句:九成宮醴泉銘中的一句例句是:“王家寶價,世祀所歸,神醴在寶,延年聽教。”(出自《漢書·百官公卿表》)
組詞:九成宮醴泉銘無法組詞。
近義詞:九成宮醴泉銘沒有近義詞。
反義詞:九成宮醴泉銘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