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ppy]∶心情舒暢
今日交了考卷,寬心之至
(2) [reassuring]∶使人安心的
說幾句寬心話
(1).解除愁悶。《漢書·戾太子劉據傳》:“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 唐 杜甫 《可惜》詩:“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 元 房皞 《和楊叔能之字韻》:“遭亂重相見,寬心不用悲。”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六章:“ 蘭英 和旁的幾個女子給她寬心,說 石得富 上過火線,有經驗,可能領着 石永公 走 張家坪 那面過了溝,到 艾家渠 去了。”
(2).心情舒暢。 宋 蘇轼 《和田仲宣見贈》詩:“頭白 江 南醉司馬,寬心時復喚 殷兄 。”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二折:“你出門去尋些時新的果品,各色的鮮味來,等我寬心的吃幾杯兒。”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遁》:“他在衙裡的時節,時時防禀事,刻刻聽傳梆,有事關心,所以不敢吃酒,今日丢了擔子,寬心不過,忽然放起量來,所以醉得這般模樣。”
(3).放心;安心。 明 高明 《琵琶記·散發歸林》:“嶽丈,你寬心等,何須苦掛縈。” 清 李漁 《風筝誤·鹞誤》:“好了,出城去了,如今寬心放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弟弟勸他在獄中寬心等候,并說甯拼上把家産花光也要将官司打赢,弄個清清白白。”
“寬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次的解釋和用法:
寬心(拼音:kuān xīn)指解除心中的焦急愁悶,使人感到安心或放松。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勸慰或自我調節,緩解心理壓力。
解除愁悶
通過外界安慰或自我開導,減輕焦慮情緒。例如:“大家去陪她玩玩,讓她寬寬心。”
心情舒暢
形容放下負擔後的輕松狀态。如:“今日交了考卷,寬心之至。”
放心、安心
表示對某事的擔憂消除。例如:“弟弟勸他在獄中寬心等候。”
“寬心”不僅是一種情緒調節方式,也體現了傳統文化中“知足常樂”的處世智慧。通過減少執念、接納現實,達到内心的平和。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詞典(如、)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用例。
寬心是一個表示安心、放心、不再憂慮的詞語。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宀(寶蓋),右邊是心(心髒)。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寬心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荀子·宥坐》一章中。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寬心。
古時候,寬心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的古代漢字寫法是關心。在這個寫法中,它的内涵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互助。後來,隨着語言的發展,它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寬心。
下面是一些關于寬心的例句:
1. 你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你可以寬心了。
2.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要保持寬心和樂觀的态度。
1. 組詞:寬心人、寬心料理、寬心防護
2. 近義詞:放心、安心、安撫、安慰
3. 反義詞:憂心、擔心、焦慮、煩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