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皮膠的意思、皮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皮膠的解釋

用動物皮熬成的黏性物質。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皮膠十兩,銀一分八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皮膠是以動物皮革為原料熬制的傳統天然膠粘劑,其定義、特性及用途在漢語詞典及專業文獻中有明确記載:

一、基礎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皮膠指“用動物的皮熬制的膠,黏性強”。其核心工藝是将皮革廢料或邊角料經浸泡、熬煮、濃縮後制成固态膠塊,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水解産物。

二、工藝與特性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卷》記載,傳統皮膠制作需經“浸灰脫毛→清洗中和→高溫熬煮→水分蒸發→冷凝切片” 多道工序。成品呈黃褐色半透明塊狀,具以下特性:

  1. 黏着性強:膠原蛋白分子形成網狀結構,對木材、紙張等多孔材料滲透性佳;
  2. 耐候性弱:易受潮軟化(濕度>60%)或幹裂(濕度<40%);
  3. 環保可逆:水溶性特點使其在古籍修複、文物複原中具不可替代性。

三、應用場景

《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指出其曆史用途:

四、與現代膠黏劑對比

《膠粘劑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強調,皮膠因“生物降解性” 仍用于文物修複領域,但工業領域已被合成膠(如PVA、環氧樹脂)取代,因其耐水性提升5-8倍,且保質期延長至3年以上(皮膠僅1-2年)。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喬十光.《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卷》. 大象出版社, 2004.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第三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
  4. 張玉龍.《膠粘劑辭典》.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皮膠”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皮膠是以動物皮(如牛皮、豬皮等)為原料,通過熬制加工而成的黏性物質,又名牛皮膠。其性質與明膠類似,但雜質較多,黏合性稍遜。

二、原料與制作

主要利用制革過程中産生的下腳料(如邊角料、碎皮)或明膠生産的廢料熬制而成。傳統記載顯示,明代已有皮膠的使用記錄,如《宛署雜記》提到“皮膠十兩,銀一分八厘”。

三、主要用途

  1. 工業領域:用于制作膠粘劑、木材膠合劑、複印膠版、防雨漿,以及火柴調藥等。
  2. 紡織與造紙:對絲綢、棉紗、草帽等材料進行上漿處理,或為銅版紙、蠟光紙提供上光效果。
  3. 其他:部分資料提到其可能作為食品添加劑(如明膠替代品),但相關說法需謹慎參考權威研究。

四、與明膠的區别

皮膠雖與明膠同屬動物膠原蛋白産物,但生産工藝和純度不同。明膠通常經過更精細的提純,雜質較少,而皮膠多用于工業場景。

五、其他延伸

提示

關于皮膠的保健功效(如增強骨骼、護膚等),建議參考權威醫學資料驗證。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蕩阿塔卡馬沙漠暴處抱同鞭抶标金漕舫插孔讒書沖用刺劍翠衿達道黕黮盜玉竊鈎定時器發上沖冠服鄭改為鲠議購求管準橫衊淮陰平楚恢諧貨架翞翞驚怳雞婆捐薦魁躔枯筇僚侶李闖林表靈秘拿戰驽緩跑紅毛匏簧莆田窮獨權重望崇去本就末屈迹溶液設衛疏謬驷骐嗣育特貸天閨提補途飾王枋玩日愒時玩意賬違錯缊枲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