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筇的意思、枯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筇的解釋

亦作“ 枯笻 ”。1.指手杖。 宋 朱松 《遊妙峰庵》詩之二:“隻許幽人來别嶺,卧聽巖磴響枯笻。” 宋 陸遊 《閑中書適》詩之二:“老腰那可折,步步賴枯筇。”

(2).引申為病軀。 宋 朱熹 《公濟惠山蔬四種并以佳篇來贶因次其韻》之四:“良遇不可遲,枯笻有餘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象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枯"指幹涸、失去生命力,《說文解字》釋為"槀也"。"筇"本指四川邛山特産的實心竹,《史記·大宛列傳》載"邛竹杖"即此物。二字組合後,"枯筇"字面指幹枯的竹杖,在文學語境中特指老者所用的陳舊手杖,如宋代釋文珦《枯筇》詩雲:"步屧多藉此,何用積籯金",即通過枯竹杖寄托淡泊之志。

二、文學意象 該詞自唐宋時期開始頻繁見于詩文,承載着三重象征意義:

  1. 歲月見證:陸遊《老歎》"瘦骨枯筇共一丘"中的枯筇,成為衰老具象化的載體
  2. 隱逸符號:朱熹《九日登天湖》"采菊泛觞終覺悶,欲閑山徑手枯筇",借枯筇表現歸隱心境
  3. 精神依托:《景德傳燈錄》載僧人"持枯筇而陟險",喻指修行者借助簡樸器物求道

三、現代釋義 《漢語大詞典》歸納其雙重含義:①實指幹燥的竹制手杖;②喻指清貧自守的生活狀态。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文學屬性,常見于傳統書畫題跋及舊體詩詞創作領域。

(注:本文釋義參考《說文解字注》《史記》《全宋詩》《景德傳燈錄》《漢語大詞典》等典籍,因古籍電子化工程未完成網絡公開,暫不提供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枯筇”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用枯竹制成的手杖,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宋代陸遊《閑中書適》中“步步賴枯筇”,即描述拄着枯竹手杖行走的情景。

二、引申含義
因手杖多用于輔助行動不便者,故可代指“病弱之軀”。如朱熹詩中“枯笻有餘力”暗含以手杖支撐病體的意象。

三、文學引用特點
該詞多用于描繪隱逸、孤寂或衰老的意境。如朱松《遊妙峰庵》以“枯笻”烘托幽居山林的清冷氛圍,陸遊詩句則凸顯年老體衰的狀态。

四、異體寫法
古籍中亦作“枯笻”,二者為同詞異形,如提到的引證文獻中兩種寫法并存。

總結
“枯筇”既可實指竹制手杖,亦可通過借代手法表現人物身體狀況或心境,是古典文學中兼具實用與象征意味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挨風緝縫白明日保識編綴飙發電舉超卓宸筆承奉池圃傳業辭布蹉跎日月大罍疊王都郵端緒妒賢疾能伐毛換髓繁體煩喧府任功苦汩漱活信胡荾甲冠天下嘉遇赍赉近郛驚心奪目九流賓客皲瘃空曲空想社會主義禮辟理務陋世旅醻馬達加斯加甿心明遰默神目逆擰成一股繩潑風坡仙诮辱啓羅邁當輕爽邱隴仁頻市鋪耍叉輸服順職堂基天人之辯天醉瞎奶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