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玉竊鈎的意思、盜玉竊鈎的詳細解釋
盜玉竊鈎的解釋
比喻一切大小竊取之事。玉,貴物;鈎,賤物。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吏條陳》:“ 盛宣懷 不過一郵傳部大臣耳,儻使處於總協理大臣地位,則盜玉竊鉤,何事尚不可為。”
詞語分解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 竊鈎的解釋 偷腰帶鈎。謂小偷小摸。 明 儲國桢 《雜詠》:“羣盜竊鈎終問鼎,元戎籌國并齎糧。” 續範亭 《感言》:“古人有竊國竊鈎之喻,今日竟有竊黨而兼竊國者,當得何罪?”參見“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網絡擴展解釋
“盜玉竊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基本釋義
- 字面拆解:“盜玉”指竊取玉石(貴重物品),“竊鈎”指偷取衣鈎(普通物品),二者組合後比喻一切大小竊取行為,無論所竊之物貴賤。
- 引申義:泛指以非法或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行為,強調手段的隱蔽性或不道德性。
2.出處與背景
- 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吏條陳》,原文提到:“盛宣懷不過郵傳部大臣耳,倘使處于總協理大臣地位,則盜玉竊鈎,何事尚不可為。”
- 此例以清末官員盛宣懷的潛在貪腐可能性,暗指權力越大,越可能濫用職權謀私。
3.結構與使用場景
- 結構特點:通過“玉”(象征高價值)與“鈎”(象征低價值)的對比,強調竊取行為的廣泛性。
- 適用語境:多用于批評貪腐、盜竊或商業欺詐等行為,例如:
- 描述官員貪污公款(“盜玉”)與基層職員挪用小額財物(“竊鈎”);
- 指代企業高管侵吞資産與普通員工占小便宜等層級不同的不當行為。
4.近義延伸
- 類似成語如“偷雞摸狗”“監守自盜”,但“盜玉竊鈎”更強調行為範圍從重大到輕微的全覆蓋,且隱含對權力濫用的諷刺。
如需進一步查閱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清史稿》或近代史資料中關于清末吏治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盜玉竊鈎的意思
《盜玉竊鈎》是一個成語,形容偷盜行為狡猾而狠毒。它用來形容那些看似平凡,實際上心機深沉,做事陰險狡詐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盜玉竊鈎》這個成語由“盜”、“玉”、“竊”、“鈎”組成。
“盜”為偏旁部首,筆畫數為十一;
“玉”為常用字,無部首,筆畫數為五;
“竊”為邊旁部首,筆畫數為八;
“鈎”為邊旁部首,筆畫數為九。
來源和繁體
《盜玉竊鈎》源于中國古代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梗概是:有一個人偷了别人的玉璧,夜晚裡爬到别人的屋頂上,用鈎子從窗戶偷取寶物。後來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偷盜行為。
繁體字為:「盜玉竊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字的寫法和現在不同。《盜玉竊鈎》中的字在古時候可能有一些差别,但整體意義和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
他總是暗地裡打小算盤,簡直是個盜玉竊鈎的人。
組詞
與《盜玉竊鈎》意思相關的組詞有:盜賊、偷竊、陷害。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盜玉竊鈎》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竊國不移”、“賊眉鼠眼”、“作奸犯科”等等。
與《盜玉竊鈎》意思相反的成語有:“光明正大”、“道貌岸然”、“以正治國”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