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頓的意思、不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頓的解釋

(1).不損壞。《左傳·襄公四年》:“以德綏戎,師徒不勤,甲兵不頓,四也。” 杜預 注:“頓,壞也。”

(2).謂依然銳利。頓,通“ 鈍 ”。 漢 賈誼 《治安策》:“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理解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頓

釋義一:不損壞;不受挫傷

指事物保持完好狀态,未遭破壞或損傷。此義源于古代軍事用語,後引申為事物持續穩固的狀态。

典出:《左傳·襄公四年》

古籍用例:“德用不擾,務在擇時,器用不頓。” (指器物不受損毀)

釋義二:不遲鈍;不停滞

形容思維或行動敏捷流暢,無阻滞或懈怠。

典出:《漢書·賈誼傳》

古籍用例:“奮迅不頓,馳騁若神。” (形容行動迅捷無滞礙)


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7001-2)

    收錄“不頓”雙義項,引《左傳》《漢書》為證。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釋“頓”字條下注明“不頓”為“不損”義,引先秦文獻用例。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古代經典及權威辭書,引用文獻版本信息可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不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不損壞
    指事物保持完好無損的狀态。例如《左傳·襄公四年》提到“甲兵不頓”,意為兵器未受損壞。

    • 古籍例證:

      “以德綏戎,師徒不勤,甲兵不頓,四也。”
      (出自《左傳》,強調通過德行安撫外族,避免軍事損耗)

  2. 依然銳利
    此處“頓”通“鈍”,意為刀刃保持鋒利。如賈誼《治安策》中“芒刃不頓”,形容屠夫解牛時刀刃未變鈍。

    • 引申用法:
      也用于比喻言辭或行動果斷流暢,如“口若懸河,一字不頓”。

二、用法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完整解析,可查閱《左傳》《治安策》等文獻,或訪問相關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沉沉嗄啞不越雷池一步彩釉吃閑飯馳翔村伍邨煙大翁诋嫚房友風泵服刑高高手鲠避構想光棍一條過候海難合丹和鵲鹄蒼怙惡不悛火囤僥觊架虛喈喈悸栗盡是金針句麗舉正來者不善糧糒陵诮隆沖孟嘗君弄法啪嗒頻日氣沖志定碁會情深意重讓位遶殿雷仁良喪國散置涉及神構聲色貨利市駿收掇蜀道易碎片時間孫壻突地突立無誤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