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詭的意思、瑰詭的詳細解釋
瑰詭的解釋
亦作“瓌詭”。1.奇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遠遊》、《天問》,瓌詭而惠巧。”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玉川 之怪, 長吉 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 明 徐渭 《代邊帥壽張相公母夫人序》:“故其珍寶瓌詭之觀,有不可以常情測者。” 康有為 《美洲祝聖壽記》:“燈色樣備極瓌詭,光麗如白日。”
(2).指奇異之物。 唐 張九齡 《彭蠡湖上》詩:“瑰詭良復多,感見乃非一。”
詞語分解
- 瑰的解釋 瑰 ī 珍奇:瑰異。瑰麗。瑰奇。瑰寶。瑰玮。瑰岸。瑰意琦行(贊頌卓越超人的思想和行為)。 次于玉的石頭。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 詭的解釋 詭 (詭) ǐ 欺詐,奸滑:詭稱。詭道。詭詐。詭辯(a.無理強辯;b.邏輯學上指似是而非的論證,如“詭詭論”)。 怪異,出乎尋常:詭異。詭怪。詭秘(隱秘難測)。詭谲。 責成:詭求(責求,索讨,如“詭詭
網絡擴展解釋
“瑰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ī guǐ,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含義
- 奇異而美麗:該詞由“瑰”(珍奇、瑰麗)和“詭”(奇特、不可思議)組成,形容事物既奇特離奇又帶有瑰麗特質,常指難以理解或超乎尋常的現象。
2.文學與藝術中的使用
- 古典文獻引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遠遊》《天問》“瑰詭而惠巧”,指作品兼具奇異與精巧之美;唐代張九齡詩“瑰詭良複多”則形容自然景觀的奇麗。
- 創作風格:宋代嚴羽《滄浪詩話》以“瑰詭”描述李賀(字長吉)詩歌的奇幻風格,說明其常用于評價藝術作品的獨特表現。
3.應用場景
- 描述事物:可用于形容自然奇觀(如山川異景)、藝術作品(如奇幻文學)或超現實現象。
- 心理學與哲學:偶爾用于探讨人類對未知或複雜現象的感知。
4.同義詞對比
- 與“詭異”區别:“詭異”側重怪異、令人不安,而“瑰詭”更強調奇異與美感的結合。
5.文化内涵
- 古典審美: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奇正相生”的審美追求,即奇異與和諧的統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文心雕龍》《滄浪詩話》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瑰詭》的意思
《瑰詭》是一個形容詞詞組,意思是指非常奇妙、離奇、難以理解的事物或情況。它常用來形容一些不尋常或超乎常人理解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瑰詭》由兩個漢字組成:瑰和詭。
瑰的部首是王,由15畫構成。
詭的部首是言,由9畫構成。
來源
《瑰詭》作為一個詞組并沒有明确的來源。瑰源于英語中的"guileful",意為狡猾的;詭源于古代漢語中的"詭計",含有欺騙、鬼魅等意味。
繁體
瑰詭的繁體字為《瑰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瑰的寫法為"㐣"或"㐟",是一種較早的寫法。而詭的古代寫法為"詭"。
例句
1. 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真是瑰詭難解。
2. 故事的結局太瑰詭了,我完全沒有預料到。
3. 這幅畫的圖案和色彩充滿了瑰詭的想象力。
組詞
瑰麗、瑰奇、怪誕、詭異、離奇、古怪
近義詞
離奇、奇異、怪異、不可思議
反義詞
普通、平凡、尋常、正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