彫俎的意思、彫俎的詳細解釋
彫俎的解釋
一種雕繪的木制禮器。祭享時以盛犧牲。 南朝 宋 鮑照 《數詩》:“八珍盈彫俎,綺肴紛錯重。”
詞語分解
- 彫的解釋 彫 ā 同“雕”②彫④。 筆畫數:; 部首:彡; 筆順編號:
- 俎的解釋 俎 ǔ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祭祀,崇奉)。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闆:刀俎(刀和砧闆)。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彫俎”是“雕俎”的異體寫法,指一種雕刻紋飾的木制祭祀禮器,主要用于古代祭享儀式中盛放犧牲(祭祀用的牲畜)。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該詞由“彫”(雕刻裝飾)和“俎”(祭祀器具)組成,字面意為“雕刻花紋的俎”。其核心功能是祭祀時承載祭品,體現古代禮儀的莊重與華美。
-
文獻例證
南朝宋詩人鮑照在《數詩》中寫道:“八珍盈彫俎,綺肴紛錯重。”此句通過“彫俎”與“八珍”“綺肴”的搭配,展現了祭祀或宴飨場景的豐盛與儀式感。
-
文化背景
古代“俎”多為木制,形似幾案,是禮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雕刻紋飾的“彫俎”可能用于更高規格的祭祀活動,兼具實用性與象征性,反映古人對祭祀儀式的重視。
-
現代釋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彫俎”已不常用,但作為古漢語詞彙,常見于文獻研究或古典文學賞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文化内涵。
建議進一步查閱《說文解字》或《古代禮器考》等典籍,了解“俎”類禮器的形制與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彫俎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雕刻牲口肉的案俎”,也就是在古代用來放置待切割的肉的器具。下面是關于彫俎的一些詳細信息:
部首和筆畫:
彫俎的部首是“彡”以及“月”,其中“彡”是指毛發,而“月”則象征着肉。所以組合在一起,表示着毛發盛肉的意思。彫俎的總筆畫數為19。
來源和繁體:
彫俎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分别是“彫”和“俎”。其中,“彫”表示雕刻,而“俎”則指由兩片木闆制成的案俎。這個詞是從古代的祭祀儀式中發展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彫俎的形式仍然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彫俎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彫”字部分常寫作“凋”,意味着雕刻的技藝。而“俎”字部分則寫作“鼠”,表示木闆。雖然寫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
例句:
1. 他用一把鋒利的刀在彫俎上熟練地切割着肉塊。
2. 祭司在彫俎上擺放着香烤的牲畜,準備祭祀儀式。
組詞:
彫刻、彫琢、彫紋、彫塑、彫像
近義詞:
雕刻、刻畫、雕琢、雕塑、雕像
反義詞:
毀壞、破壞、損毀、破碎、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