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匏系的意思、匏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匏系的解釋

(1).《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劉寶楠 正義:“匏瓜以不食,得繫滞一處。”後以“匏繫”謂羁滞。 唐 李商隱 《為大夫安平公華州進賀皇躬痊複物狀》:“心但葵傾,跡猶匏繫,伏蒲之覲謁未果,獻芹之誠懇空深。” 宋 秦觀 《慶禅師塔銘》:“出家兒當尋師訪道,求脫生死,若匏繫一方,乃土偶人耳。” 清 李漁 《蜃中樓·運寶》:“敝友匏繫宦途,親迎禮缺。”

(2).喻不為時用;賦閑。 宋 蘇轍 《思歸》詩之一:“匏繫雖非願,蠖屈當有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昌符》:“後為禦史劾奏,以為輕薄……謫去,匏繫終身。”

(3).喻指無用之物。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臆論·五福》:“今有人壽至八6*九十過百者,人視之則羨為神仙,為人瑞,己視之則為匏繫,為贅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匏系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匏系”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與出處
    該詞出自《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字面意為“匏瓜被懸挂而不被食用”,孔子以此比喻自己不願像無用的匏瓜一樣被閑置。

  2. 引申含義

    • 羁滞、困守:指人或事物因客觀條件受限而無法施展才能,如長期滞留某地或處于困境。
    • 不為時用:強調懷才不遇、未被重用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人表達仕途失意的語境。
    • 無用之物:借匏瓜的特性(中空、不可食)暗喻缺乏實際價值的物品或人。
  3. 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了儒家“經世緻用”的思想,反映了古代士人對自身價值的追求,以及對被社會認可、發揮作用的渴望。

需注意,“匏”本身指一種葫蘆科植物(可制瓢或樂器),但“匏系”的語義重點在于其象征性,而非具體植物屬性。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匏系》的意思

《匏系》是一個中文詞語,其意思為“匏+系”,指的是匏瓜的纖維,用來編織成繩索。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匏系》的部首是匚,匏系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

《匏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将匏瓜的纖維制作成繩索,用于系綁物品。因此,匏系意指用匏瓜纖維制作的繩索。

在繁體字中,匏系的寫法為「匏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匏系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匏繋」。

例句

1. 他用匏系将木材綁起來,以免掉落。

2. 農民利用匏系牽引牛馬進行耕作,效率更高。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匏繫、系繩、繩索

近義詞:繩索、索繩

反義詞:斷繩、解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