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期月的意思、期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期月的解釋

亦作“朞月”。1.一整月。《禮記·中庸》:“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穎達 疏:“假令偶有中庸,亦不能期帀一月而守之。”《隸釋·漢慎令劉修碑》:“到官朞月,見臣吏勑兒子。”《南史·江紑傳》:“年十三,父 蒨 患眼, 紑 侍疾将朞月,衣不解帶。” 唐 柳宗元 《朗州員外司戶薛君妻崔氏墓志》:“ 元和 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氣逆肺,牽拘左腋,巫醫不能已,期月之日,絜服飭容而終。”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李治 ﹞拜命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2).一整年。《論語·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邢昺 疏:“期月,周月也,謂周一年之十二月也。”《後漢書·左雄傳》:“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朞月。” 李賢 注:“朞,匝也。謂一歲。”《北史·李遠傳》:“ 遠 敦奬風俗,勸課農桑,肅遏姦非,兼修守禦之備。曾未期月,百姓懷之。” 宋 葉適 《終論一》:“若此者,内以朞月之内,盡去民之所患苦;外以二年之外,兵勇士厲可用之於死。”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 周公 何以能化 殷 頑於期月?何以東征而四國是吪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期月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時間概念,既可指一整月(周月),也可指一整年(周年),其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以下從詞典學角度分項解析:


一、本義:一整月(周月)

指從某日起算的完整一個月周期,即農曆或公曆中的完整月份。

例證:

《論語·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此處指孔子承諾治理國家“一年初見成效”,但曆代注疏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釋“期月”為“周一歲之月”,即十二個月(周年),可見語義需據上下文辨析。


二、引申義:一整年(周年)

古代曆法中,“期”(jī)本指時間循環,故“期月”可擴展指代完整年度。

例證:

《後漢書·耿純傳》:“期月之間,兄弟稱王。”

李賢注:“期月,周月也,謂十二月。” 此處明确指一年。


三、曆法關聯:周月與周年的統一性

古人以月亮盈虧為月,太陽回歸為年,“期月”的二元性源于此: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期月”多見于文言引用或曆史文本,口語常用“一個月”或“一年”替代。權威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期”讀jī 時表“一周年;一整月”。


主要參考文獻:

  1. 《論語·子路》(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後漢書·耿純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禮記·喪服小記》(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經注疏》)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期月”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文言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基本含義

  1. 發音:jī yuè(注意“期”不讀qī)。
  2. 詞源:由“期”(一段時間)和“月”(月份)組合而成。

二、具體釋義

  1. 指“一整月”

    • 例證:
      《禮記·中庸》:“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南史·江紑傳》:“侍疾将期月,衣不解帶。”
    • 特點:多用于描述短期行為或事件,如侍疾、到任等場景。
  2. 指“一整年”

    • 例證:
      《論語·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後漢書·左雄傳》:“責成于期月。”
    • 特點:常用于政治治理、長期規劃等語境,部分學者(如易中天)認為此義更接近“周月”(即滿十二個月)。

三、辨析與注意

建議:閱讀古籍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暗線報路襃歎鷩雉柴薪赤帷丹黻丹青丹士盜帥玷污雕毀蹀跇鬥鷄走狗恩恩愛愛方駕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甘豐剛傲工礦關限詭髻國慶滑扢虀唿啦啦揀刺诘禁結牦稽命競謹謹心進阼就餐駒窗電逝刊究科地克臬苦荬蔓草尼山披蓑千年松青疏歧趣求諐肉陣如志石郎神刷恥髫冠望見晚晴尾尾緼黂物腐蟲生霞景遐算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