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三郎的意思、内三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三郎的解釋

北魏 宮中宿衛官。《魏書·陸真傳》:“ 世祖 初,以 真 膂力過人,拜内三郎。”《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三年》:“門未及閉,内三郎 豆代田 帥衆乘勝入 西宮 。” 胡三省 注:“内三郎, 魏 宿衛之官也,三郎将領之。又按 魏道 武帝 天興 初置幢主、幢将,立内三郎。内三郎,衛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三郎是中國古代北魏時期的一種重要禁衛武官官職,主要職責是護衛皇帝及宮廷安全。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史料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與職級

“内三郎”屬北魏前期禁衛軍體系中的核心官職。“内”指其職責範圍在宮禁之内,“三郎”則沿襲了鮮卑部落時期對侍衛首領的稱謂。該官職直接隸屬皇帝,地位高于普通侍衛(“庶士”),低于“幢将”等高級武官,是北魏内朝禁衛的中層軍官。

二、選拔與身份要求

擔任者需具備以下條件:

  1. 宗室或貴族出身:多從拓跋宗室子弟及鮮卑勳貴後代中選拔,如《魏書·官氏志》載“以侍子為内三郎”。
  2. 勇武善戰:需通過騎射、格鬥等軍事考核,強調個人武藝與忠誠度。
  3. 政治信任:作為皇帝近身護衛,需經過嚴格背景審查,确保絕對可靠。

三、職能與曆史演變

  1. 核心職責:
    • 掌宮廷宿衛,晝夜輪值禁中。
    • 皇帝出行時擔任儀仗與貼身護衛。
    • 戰時隨駕出征,統領部分親兵。
  2. 制度變遷:

    孝文帝改革(5世紀末)後,禁衛體系漢化,“内三郎”逐漸被“直閣将軍”“千牛備身”等官職替代,職能融入新制度。

四、曆史意義與文獻記載

“内三郎”體現了北魏胡漢制度融合的特點:


參考資料:

  1. 《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4年)
  3. 《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十六·齊紀二》(中華書局标點本)
  4. 李憑《北魏平城時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内三郎”是北魏時期的官職名稱,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内三郎”是北魏(386-534年)負責宮廷宿衛的武官職位,主要職責是護衛皇帝及皇宮安全。該詞由“内”(指宮廷内部)和“三郎”(官職等級或名稱)組成,讀音為nèi sān láng。

2.曆史背景與職責

3.相關延伸

4.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魏書》《資治通鑒》等史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辦道布幹采召船多不礙路牀屏崔颢大兩吊艇架疊重帝國主義定決恩有重報二哲煩氣豐産忿氣輔厘附訊供求關系光素關機官禦還旅鬨鬨黃金甲化去禍亂滔天盡頭跨鼓寬叡兩面三刀靈魂冒風險門罅眠花醉柳弭佩排洪缥霄辟門甓社珠前肢氣類青台乞紐忽濃嬛嬛耆叟少數民族沈唱繩察蛇盤绶笥數制蘇公堤天目山屠佐望峯息心猥劣吻合卧魚屼突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