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妄庸的意思、妄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妄庸的解釋

(1).平庸凡劣。《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人謂 魏勃 勇,妄庸人耳,何能為乎!” 司馬貞 索隱:“妄庸,謂凡妄庸劣之人也。”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 稹 獲陪侍道途,不以妄庸,語及章句。” 宋 朱熹 《辭免召命狀》:“自揣妄庸,莫勝負荷,俯仰跼蹐,慙懼已深。”

(2).指凡庸妄為的人。 宋 蘇轼 《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下不能以刑齊物,消姦宄於未萌,緻使妄庸,敢圖僭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妄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1. 平庸凡劣
    指人或事物平凡、低劣,缺乏才能或價值。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提到:“人謂 魏勃 勇,妄庸人耳,何能為乎!”()
  2. 凡庸妄為的人
    指那些平庸且行事魯莽、不守本分的人。例如蘇轼在《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中寫道:“緻使妄庸,敢圖僭逆。”()

二、字義分解

二字組合後,“妄庸”既形容平庸低劣的特質,也代指此類人。


三、古代用例與文學例證

  1. 曆史文獻:
    《史記》以“妄庸人”評價魏勃,司馬貞索隱進一步解釋為“凡妄庸劣之人”()。
  2. 詩詞引用:
    • 蘇轼:“況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難。”(《甘露寺》)
    • 陸遊:“獐頭鼠目厭妄庸。”(《夢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

四、總結

“妄庸”一詞兼具形容詞和名詞用法,既可描述平庸低劣的性質,也可直接指代此類人。其含義在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均有體現,常用于批判或自謙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妄庸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妄庸(wàng yōng)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妄"是左右結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人有關的概念,而"庸"則是正方形的部首,表示與房屋、住所相關的概念。妄庸共包含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形式

妄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妄-往昔彷徨;庸-入居于一地"的含義。而經過演變,目前使用的"妄庸"則主要表示人們的思想或行為荒謬、不切實際。

在繁體字中,妄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妄庸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妄庸的寫法稍有不同。"妄"字的古代寫法為"亡"字在"上"字旁下方加一橫,意味着迷失、迷惑,而"庸"字的古代寫法為"廣"字在"中"字旁下方加上一個"火"字旁,表示一個人居住在房屋中。

例句

1. 他妄圖說服我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2. 不要妄庸地幻想成功會輕而易舉。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妄想、妄自菲薄、目空一切

近義詞:荒謬、愚蠢、不切實際

反義詞:實際、明智、切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