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搖船蕩槳。 唐 李賀 《黃頭郎》詩:“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葉蔥奇 注:“撈攏,指搖船蕩槳。”
“撈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唐代詩歌,以下為詳細解釋:
“撈攏”指搖船蕩槳,即劃船時搖動船槳的動作。這一解釋源自唐代詩人李賀的《黃頭郎》詩,原文為:“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李賀通過“撈攏”一詞,将船夫離去的動态與“南浦芙蓉影”的靜态畫面結合,形成強烈對比,烘托出孤獨哀愁的意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詳細注釋或詩句賞析,可參考《李賀詩歌集注》或《全唐詩》相關文獻。
撈攏(lāo lǒng)是一個多音字詞彙,可以作為動詞或形容詞使用。以下是對這個詞的解釋、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作為動詞,撈攏的意思是合集、聚攏、集中、積聚的意思。例如:撈攏資金、撈攏人才。
作為形容詞,撈攏的意思是集中的、聚集的、湊在一起的意思。例如:撈攏的隊伍。
撈的拆分部首為扌手部,捺偏旁;攏的拆分部首為紮扌手部,龍(巳)偏旁。
撈的筆畫數為11劃,攏的筆畫數為8劃。
撈攏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為近現代漢語詞彙。撈的意思是從水裡、火裡等中間取出。攏的意思是聚集、集合。
在繁體字中,撈可以寫作撈,攏可以寫作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化,撈和攏的古漢字寫法可以是捰和攏。但是這些古漢字寫法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1. 我們需要撈攏各方面的人才,共同解決問題。
2. 撈攏資金,為項目投資做準備。
組詞:聚攏、集中、湊集、聚集
近義詞:聚攏、集中
反義詞:散開、分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