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奴的意思、木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奴的解釋

(1).《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丹陽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記》:“﹝ 李衡 ﹞於 武陵 龍陽 氾洲 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裡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 吳 末, 衡 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家道殷足。’”後因稱柑橘樹為“木奴”。 宋 陳師道 《和蘇公洞庭春色》:“ 洞庭 千木奴,寸絲不挂手。”

(2).指柑橘的果實。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緑糉新菱實,金丸小木奴。”

(3).泛稱果樹和其它具有經濟價值的樹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梅杏》:“‘木奴千,無兇年。’蓋言果實可以市易五穀也。” 元 王祯 《農書》卷五:“古人雲:‘木奴千,無兇年。’木奴者,一切樹木皆是也。自生自長,不費衣食,不憂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餘又可以易換諸物。若能多廣栽種,不惟無兇年之患,抑亦有久遠之利焉。”

(4).柯樹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柯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奴”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核心來源與基本含義

“木奴”最初特指柑橘樹,典出《三國志·吳志·孫休傳》裴松之注引的《襄陽記》。據記載,三國時期吳國丹陽太守李衡在武陵龍陽泛洲種植千株柑橘,臨終前稱這些樹為“千頭木奴”,比喻其不需耗費衣食卻能創造財富,如同奴仆般可靠。後世因此以“木奴”代指柑橘類果樹或果實。

2.延伸含義

3.詞義演變與文化比喻

“木奴”從具體植物名發展為經濟資源的象征,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中人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與智慧。李衡将樹木拟人化為“奴仆”,既體現其創造財富的能力,也暗含對可持續生計的重視。

參考資料

以上内容綜合自權威詞典與曆史文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襄陽記》及《齊民要術》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奴》的意思

《木奴》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木頭做的奴隸”,形容一個人笨拙、愚笨、沒有智慧。這個詞通常用于貶義,表示某人的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非常受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奴》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木”和“奴”兩個部首。其中,“木”是由4畫組成,表示“木材”;“奴”是由5畫組成,表示“奴隸,被奴役的人”。

來源和繁體

《木奴》一詞最早見于元朝文學家關漢卿的傳世作品《木蘭詩》中。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為“木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木奴》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由于字形的演變和變形,寫作“木奴”字的時候更加簡練,筆畫也比較簡單。

例句

1. 他是個真正的木奴,做什麼事情都笨手笨腳的。

2. 這個木奴連個簡單的問題都解不出來。

組詞

木頭、木料、木偶、奴隸、奴役、奴仆

近義詞

呆子、傻瓜、蠢貨、笨蛋

反義詞

聰明、機智、靈活、智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