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感覺遲鈍、不靈活。 葉聖陶 《四三集·招魂》:“直到席散,胃是脹飽了,耳朵也脹飽了,胃和耳朵同樣感覺木僵僵的,到第二天還是不很舒服。”
“木僵僵”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形容人或物體的僵硬、呆闆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醫學上的“木僵”指精神運動性抑制狀态(如不語、不動),屬于病理症狀,而“木僵僵”是日常用語,二者需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醫學領域的“木僵”,可參考、7、8中的專業解釋。
《木僵僵》是一個常見的成語,表示形容人或事物呆闆、死氣沉沉、缺乏生氣。
《木僵僵》的偏旁部首是“木”,共有4畫。
其中,“僵”是由偏旁部首“亻”(人)和“羔”(高)組成,共有12畫。
《木僵僵》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後經常被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缺乏靈活性。
《木僵僵》的繁體為「木僵僵」。
在古代,木僵僵的寫法稍有差異,其中「僵」的左部偏旁為「亻」。
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神情木僵僵的。
這個舞台表演太僵硬了,完全沒有靈活的感覺,簡直就是木僵僵的。
僵硬、僵直、僵局、僵持、僵化
呆闆、死氣沉沉、僵化
活潑、靈活、活力四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