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唱名的意思、唱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唱名的解釋

(1).高聲呼名;點名。《北史·元文遙傳》:“令 趙郡王 叡 宣旨唱名,厚加慰喻。”《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到拈鬮這日, 劉雲 将應鬮各吏名字,開列一單,呈與知縣相公看了。喚裡書房一樣寫下條子,又呈上看罷,命門子亂亂的總做一堆,然後唱名取鬮。” 嚴複 《救亡決論》:“逐隊唱名,俯首就案。”

(2).科舉時代殿試後,皇帝呼名召見登第進士,叫唱名。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部·唱名》:“《宋朝會要》曰:‘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 太宗 禦 崇政殿 試進士, 梁顥 首以程試上進,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為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說稗·荊钗記》:“ 王龜齡 年四十七,大魁天下,以書報其弟曰:‘今日唱名,蒙恩賜進士及第。’”參見“ 臚唱 ”。

(3).音樂術語。歌唱旋律時,為了便于發音和區别音級,常用七個拉丁文的音節來代表自然音階中的七個音級,即do、re、mi、fa、sol、la、si、(或ti)。我國工尺譜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亦為唱名。六、五、乙的低八度音則唱作合、四、一。參見“ 工尺譜 ”。

(4).佛教語。*********念佛時,唱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唱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一、音樂術語

  1. 定義
    唱名是演唱旋律時使用的音節名稱,用于區分音級。自然音階的七個基本音級分别對應:do(或ut)、re、mi、fa、sol、la、si(或ti)。中國工尺譜中則用“上、尺、工、凡、六、五、乙”表示,低八度音唱作“合、四、一”。

  2. 起源與發展
    現代唱名體系由11世紀意大利音樂家圭多·達雷佐發明。他采用贊美詩每行首字母音節命名,後演變為如今的唱名系統。

  3. 唱名法的分類

    • 首調唱名法:唱名隨調性移動,例如在C大調中,C音唱作do;在G大調中,G音唱作do。
    • 固定調唱名法:唱名與音名(如C、D、E)嚴格對應,不因調性改變而移動。
  4. 與音名的區别
    音名(C、D、E等)是固定不變的音高标識,用于調性标記和樂理分析;唱名是相對名稱,主要用于視唱和旋律學習。


二、其他語境中的含義

  1. 高聲點名或呼名
    如古代官員點名、現代活動中的點名環節,例如《北史》記載的“宣旨唱名”。

  2. 科舉制度中的儀式
    科舉殿試後,皇帝親自呼名召見登第進士,稱為“唱名”。這一儀式象征榮譽與權威。

  3. 佛教用語
    指念佛時詠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行為。


三、總結

“唱名”在不同領域中的核心含義均與“名稱的聲樂化表達”相關。音樂領域的解釋最為系統,涵蓋理論、曆史和應用;其他用法則更多體現社會文化功能。若需進一步了解唱名法的具體應用或曆史案例,可參考音樂理論教材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唱名》是一個常用詞彙,意思是宣讀或稱呼某人的姓名。下面是關于《唱名》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唱名》這個詞由“口”和“呂”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六個筆畫。 來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禮儀文化。在古代宴會或重要場合,主人會請賓客上座,并用聲音清亮地宣讀來賓的名字,以示敬意和禮節。 繁體:《唱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唱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唱名」的寫法并沒有太大差别。主要變化可能是在字形上稍有變化,例如傾斜、結構更加簡化等。 例句:請唱名來宣布頒獎嘉賓。 組詞:唱歌、名字、名義、名言、名冊等。 近義詞:宣讀、稱呼、喊出等。 反義詞:忽略、忘記、隱瞞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