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rmonious and happy]∶和順快樂的樣子
公園裡的人們融然自得
(2) [harmony]∶融彙的樣子
新舊建築融然,令人賞心悅目
(1).高朗貌。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将軍長史孟府君傳》:“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 逯欽立 校注:“融然,高朗貌。”
(2).和樂貌。《晉書·隱逸傳·陶潛》:“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 潛 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 南朝 梁 沉約 《内典序》:“籍智探虛,乘心照理,區區懷抱,融然靡執。”
(3).融合貌。 明 唐順之 《大觀草堂記》:“方吾之心閒無事以逍遙乎草堂,而觀於魚鳥之飛鳴而潛泳,煙雲之出沒而隱映,融然若有凝於精,爽然若有釋於神,是以物無逆於目,目無逆於心,心無逆於物。”
“融然”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描述人的心境、态度或事物融合的狀态,具體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發音為róng rán,由“融”(融合、融洽)和“然”(自然、順其自然)組成,強調内在和諧與外在自然的統一。
心境層面
指人内心平和愉悅、無矛盾的狀态。例如:
事物狀态
表示不同元素自然融合的狀态,如:
近義詞包括“融洽”“和樂”,反義詞如“矛盾”“沖突”。作為名字時,寓意融合通達、明理守信。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查字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融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融洽和自然的樣子。該詞的部首是蟲(chóng)和目(mù),共有14個筆畫組成。
融然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最早見于唐代孔穎達的《論語集釋》。它的繁體字形狀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融然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不同的是,在古代,融然的發音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
對于融然這個詞,可以用到一些例句中。比如:“他的表演融然自然,給人一種親切感。”、“兩人的交談融然融洽,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在組詞方面,可以與融然相關聯的詞語有融洽、融化、融合等。
與融然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和諧、融洽、自然等。
與融然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生硬、僵硬、不自然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