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索的意思、墳索的詳細解釋
墳索的解釋
三墳八索的并稱。亦泛指古代典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窮覽墳索,著述粲然,可謂立言矣。”《周書·庾信傳論》:“若乃墳索所紀,莫得而雲,《典》《暮》以降,遺風可述。”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遊詩》:“日既不暇給,墳索何由專。”
詞語分解
- 墳的解釋 墳 (墳) é 埋葬死人築起的土堆:墳墓。墳地。墳冢。墳茔(墳地,墳墓)。 水邊高地:汶墳。 大:墳首。墳燭。 古代的典籍:墳典。墳籍。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網絡擴展解釋
“墳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墳索”是“三墳八索”的并稱,泛指中國古代典籍。其中:
- 三墳:傳說中三皇(伏羲、神農、黃帝)時代的典籍,記載大道。
- 八索:指八卦之說,或認為是上古關于占卜的文獻。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逸民》:“窮覽墳索,著述粲然,可謂立言矣。”,後《周書》《全唐詩》等文獻中亦有引用,如唐代陸龜蒙詩句“墳索何由專”。
- 引申含義
因“三墳八索”為上古重要典籍,後世常以“墳索”代指經典著作或深奧文獻,如《周書》中“墳索所紀,莫得而雲”。
三、語言特點
- 構詞方式:并列結構,通過合并兩部典籍名稱形成複合詞。
- 注音與拼音:讀音為fén suǒ,注音符號為ㄈㄣˊ ㄙㄨㄛˇ。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墳索”一詞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讨論中,用以指代失傳或晦澀的古代文獻。例如:“研究先秦文化需涉獵墳索,考其源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内容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抱樸子》《周書》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墳索(fén su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對于墳墓的索取或搜尋。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 “土”(tǔ)部首,右邊是“索”(suǒ)部首。它的筆畫數是8畫。
《墳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它是以繁體字形式呈現的。繁體字的寫法是「墳索」。
在古代漢字的使用中,墳索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常見的古代寫法有「墳索」或「墳索」。
以下是一些關于墳索的例句:
1. 他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墳索上,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祖宗墳墓。
2. 這個******一直在進行墳索,試圖找到她丈夫的墳墓。
組詞中,可以使用墳索這個詞,例如「墳索者」表示進行墳墓搜索的人或者「墳索活動」表示進行墳墓搜尋的行為。
關于近義詞,類似的詞語有「墓索」或「尋墓」,它們都表示對墳墓的搜尋行為。
關于反義詞,在這個語境下可能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墳索是特指對墳墓的搜尋行為,而不是放棄搜尋的意思。
希望這些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