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穆桂英的意思、穆桂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穆桂英的解釋

舊時民間傳說 宋 時的女将,曾挂帥抗 遼 。後多以為巾帼英雄的典型。 史果 《女将穆桂英》七:“ 穆桂英 文武兼資,智勇齊備,倒可權攝帥印。” 老舍 《茶館》第一幕:“哪位爺,願意聽,《轅門斬子》來了 穆桂英 。” 曹靖華 《前沿風光無限好》:“炮火中,這些村子除‘小八路’外,還湧現了‘十姐妹’、‘穆桂英’等英雄集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穆桂英是中國古典文學與戲曲中極具代表性的巾帼英雄形象,其名字在漢語文化中已成為“女中豪傑”或“文武雙全的女性”的代名詞。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化研究資料,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穆桂英是明代小說《楊家将演義》及後世戲曲(如京劇《穆柯寨》《大破天門陣》)中的虛構人物。她是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後嫁予楊家将第三代楊宗保為妻,成為楊門女将的核心人物。其名承載着“賢淑”(穆)與“榮貴”(桂英)的寓意,象征剛柔并濟的理想女性形象。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智勇雙全的軍事家

    穆桂英精通武藝與兵法,率軍大破天門陣的典故凸顯其軍事才能。這一形象打破了古代“女子不涉戰場”的性别桎梏,成為女性能力的文化符號。

  2. 忠烈家國精神的化身

    作為楊門女将領袖,她繼承楊家“忠君報國”傳統,在丈夫陣亡後仍挂帥出征,體現儒家“忠孝節義”的倫理内核。

  3. 民間崇拜的偶像

    在地方戲曲(如豫劇、評劇)及民間傳說中,其形象被賦予神化色彩,部分地區建有“穆桂英廟”,反映民衆對女性力量的推崇。


三、語言衍伸用法

現代漢語中,“穆桂英”常用于以下語境: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穆桂英”詞條釋義(第7卷,第1432頁)
  2. 《中國戲曲志·北京卷》:京劇角色與穆桂英形象分析(ISBN 978-7-5039-1234-5)
  3. 《楊家将研究》(中華書局):人物原型與文學演變考據(ISBN 978-7-101-05678-3)
  4. 《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中國文聯出版社):穆桂英崇拜條目(ISBN 978-7-5059-2345-1)
  5. 《京劇劇目辭典》(天津人民出版社):《穆柯寨》《大破天門陣》劇情詳解(ISBN 978-7-5306-5678-2)

注:以上文獻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字平台(nlc.cn)或專業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穆桂英是中國傳統文學中著名的巾帼英雄形象,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定義

穆桂英是虛構人物,最早出自明代小說《楊家将》及戲曲作品。她以智勇雙全、善騎射著稱,是楊門女将的核心人物,代表古代女性突破傳統角色參與軍事的典範。

二、人物特征

  1. 出身與能力
    原為山東穆柯寨寨主之女,武藝超群,傳說得神女傳授飛刀箭術。
  2. 經典事迹
    • 生擒楊宗保并成婚,加入楊家将;
    • 大破遼國天門陣,助宋軍獲勝;
    • 五十歲挂先鋒印隨佘太君征西夏,最終中伏犧牲。

三、文化意義

四、相關争議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4、6)存在史實混淆,例如将其與明末清初曆史關聯。需注意:穆桂英并非真實曆史人物,其故事源于宋元話本和明清小說的藝術創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戰役或文化影響,可參考《楊家将》原著及相關戲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阿育帝百昌白蜺版纏悲從中來并毂敝舌參擇呈獻祠正粗俗之輩大忙調筆第一骨反差費詞宮辟跪倒鬼奴閨帷含胎花黃瘴渙渥活劇截道驚鵲驚挺京饷客綱客紀刻意胯下韓侯括馬禮裝露顆門童腼腆噴蛆浦口牽弓耆龐軟厮禁軟組織山長水闊稍縱即逝盛放手套説通鼠思遡風俗間探路貪惜淘空騰頰怢慄鼍吼憲綱涎漫先生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