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會議的意思、德黑蘭會議的詳細解釋
德黑蘭會議的解釋
第二次************後期的一次國際會議。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商讨對德戰争共同行動和戰後安排及合作問題,規定美、英應于1944年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會後發表《德黑蘭宣言》。
詞語分解
- 會議的解釋 ∶集合三人以上相與議事,并遵循一定的議程,所舉行的一種集會管理*********會議 ∶商讨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特指*********會主教及其他領導人讨論并解決教義、教會管理、教規和其他
網絡擴展解釋
德黑蘭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要國際會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德黑蘭會議是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首次會晤,旨在協調對德作戰行動并規劃戰後國際秩序。
二、曆史背景
- 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籤署後,26國結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 戰場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1943年2月)和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後,盟軍取得戰略主動權,急需協調下一步行動。
三、核心議題與成果
-
軍事合作
- 美英承諾1944年開辟西歐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配合蘇軍東線進攻。
- 斯大林同意德國戰敗後對日宣戰。
-
戰後安排
- 領土劃分:确定波蘭邊界西移至德國東部地區。
- 處置德國:計劃分割德國并實行盟軍分區占領。
- 國際組織:首次提出建立聯合國以維護戰後和平。
四、重要文件
會議發布《德黑蘭宣言》,宣布三國達成消滅德軍的共同計劃,并籤署《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及《關于伊朗的宣言》。
五、曆史意義
- 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戰略協作的最高峰,加速了戰争勝利進程。
- 為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但也隱含了戰後美蘇勢力劃分的伏筆。
如需進一步了解會議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德黑蘭宣言》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黑蘭會議: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德黑蘭會議是指在1943年11月到1944年12月期間舉行的關于戰後格局的會議。會議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第二次************結束後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的問題。
"德"是該詞的部首,"黑"是該詞的首字母,因此德黑蘭會議的拆分部首為"德"和"黑"。
根據漢字筆畫的計算,"德"字共有7劃,"黑"字共有12劃。
德黑蘭一詞源于英文的Teheran,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所以這個會議也被稱為德黑蘭會議。
德黑蘭會議的繁體寫法為德黑蘭會議。
在古時候,"德黑蘭會議"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通常會使用更傳統的字體來書寫。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德黑蘭會議上,重要的決策被做出,影響着戰後世界的格局。
組詞:會議、國際關系、國際秩序
近義詞:德黑蘭峰會、德黑蘭峰會議
反義詞:決策分裂、對抗性會議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