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禦的意思、守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禦的解釋

[defend] 防守;防禦

我們被迫轉入守禦戰

若街亭有兵守禦,即當按兵不行。——《三國演義》

史公以 鳳廬道奉檄守禦。——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詳細解釋

防守;防禦。《國語·齊語》:“君有攻伐之器,小國諸侯有守禦之備,則難以速得志矣。”《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 墨翟 , 宋 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 唐 韓愈 《上留守鄭相公啟》:“坐軍營,操兵守禦,為留守出入前後驅從者,此真為軍人矣。” 宋 秦觀 《病犬》詩:“犬以守禦用,老憊将何為。” 清 顧炎武 《軍制論》:“而兵再增,制再變,屯衛者曰:‘我烏知兵?轉漕耳,守禦非吾任也。’” 吳祖缃 《山洪》二六:“現在 南陵 和 清弋江 的駐軍将加緊調到 黃柏嶺 和 萬峻嶺 守禦,遊擊隊也在準備出動。”


同“ 守禦 ”。《漢書·郊祀志上》:“ 匈奴 數入邊,興兵守禦。”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子辱我於大家之衆,一死也;歸不關閉,二死也;卧不守禦,三死也。”《三國志·吳志·華覈傳》:“ 蜀 為西藩,土地險固,加承 先主 統禦之術,謂其守禦足以長久,不圖一朝奄至傾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防守、防禦,主要用于軍事或戰略場景,強調對領土、要塞等關鍵位置的保護。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語境

  1. 軍事防禦:常用于描述邊疆、要塞的守衛,如“若街亭有兵守禦,即當按兵不行”(《三國演義》)。
  2. 曆史制度:明代軍事機構“守禦千戶所”即以此命名,體現其職能()。
  3. 文學引用:清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展現文人對該詞的使用()。

三、曆史與文獻依據

四、實際用例

五、總結

“守禦”強調被動防護,常見于曆史戰争描述和制度術語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戰略意義。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軍事制度細節,可參考《三國演義》《明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禦的意思

《守禦》是一個常用的中文詞彙,指的是保衛和守衛某個地方或領域,防止外部危險的侵犯或入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禦》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彐,其中宀表示與房屋或住宅相關的含義,彐則表示與人頭相關的含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守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早在《詩經·陳風·将仲子》中就有“守禦薄官,蒙佑厥家。”的寫法。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會有明顯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有些需要守衛防守的地方使用了“宀”字的變形“守”,而“禦”字寫作“欲”的上部分加上“彐”的形式。這種古代寫法在現代幾乎不再使用,以簡化後的字體為主。

例句

1. 軍隊奮勇守禦邊境,确保邊疆的安全。

2. 家長們都希望能夠守禦孩子免受各種不良影響。

3. 這座城市的防線經過多年的守禦,曆經戰火而依然屹立不倒。

組詞

守衛、守護、守夜、守紀、保護、防禦、捍衛

近義詞

保衛、守衛、捍衛、保護

反義詞

侵犯、攻擊、入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