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桂的意思、木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桂的解释

肉桂的别称。《尔雅·释木》:“梫,木桂。” 郭璞 注:“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巖岭,枝叶冬夏常青。” 王闿运 集解:“今谓之肉桂。取皮浸之,故曰梫;取其树,故曰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桂是汉语中对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古称,特指其干燥树皮或枝条,属于传统中药材及香料的范畴。以下从词义、植物属性、文献记载三方面详述:

一、词义溯源

“木桂”一词源于古代植物分类习惯,“木”强调其为乔木属性,“桂”则取自其香气特征。该名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材,与“菌桂”(今称牡桂)形成形态区分(来源:《神农本草经校注》)。

二、植物学特征

木桂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具纵向裂纹,叶片革质呈长椭圆形。其干燥树皮呈卷筒状,断面显红棕色油线,气味辛香浓烈,此特征在《中国植物志》樟科条目中有明确形态描述(来源:《中国植物志》第31卷)。

三、文献应用记载

  1. 药用范畴:据《本草纲目》木桂条目载,其性大热、味辛甘,主治“寒痹风瘖、腹内冷痛”,古代多作温里药使用(来源:《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四卷)。
  2. 文化意象:唐代《艺文类聚》将木桂列为“香木十友”之一,喻指高洁品性,反映其在文人群体中的象征意义(来源:《艺文类聚·木部下》)。

需说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采用“肉桂”作为标准正名,而“木桂”作为历史名称仍见于古典医药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文献和词典的定义,“木桂”是肉桂的别称,特指樟科植物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的厚皮树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木桂最早见于《尔雅·释木》:“梫,木桂。”汉代郭璞注解称,南方人将“桂树中树皮较厚者”称为木桂,并描述其叶似枇杷叶但更大,开白花,不结果实,多生于山岭间,四季常青。

  2. 名称来源

    • “梫”指用其树皮浸泡的用法(如制作香料或药材);
    • “木”则强调其树木属性,以区别于其他草本桂类植物。
  3. 植物特征
    木桂的树皮厚且芳香,是传统中药和香料的来源。其干燥树皮称为“肉桂”,具有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

  4. 文化关联
    桂树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树,与科举中“折桂”的典故相关,象征仕途显达。但此寓意更多关联广义的“桂”而非特指木桂。

总结来看,“木桂”是肉桂的古称,强调其植物学特征与实用价值,需注意与“桂花树”等近似名称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按行自抑安全帽扳倒比踪拨醅博约蔡襄苍祇搀和陈胔麤刺大红袍地壳都中纸贵炖肉柮枂奉还分泥福齐南山革文黑花恒分鹤胎鯸鲐黄口儿架架格格几密进稿静堂剧屯抗玩枯水厉精更始履道坊马六甲海峡闷郁内醖泥浕牛童砰啪碰运气撇漩凄悲弃笔从戎穷研球带冗赋若敖鬼桑薪散妓饰始水菜随逮剃头挑子一头热偷鸡不着蚀把米忘忧物挽送萎折无私有意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