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 宋 蘇轍 《再乞責降李偉劄子》:“臣乞差不幹礙官司,一一磨算費用之實。”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如大工關給銀兩,自有司存,乃必勒取領單,親加磨算,用掛印號,以恣侵刻。” 清 李清 《三垣筆記附識》中:“ 蔣輔德璟 纂九邊十六鎮原額新額兵馬錢糧,名《禦覽備邊冊》,另進簡明冊一本,蒙上面諭,令會戶部堂司磨算,亦不甚差。”
“磨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磨算(拼音:mó suàn,注音:ㄇㄛˊ ㄙㄨㄢˋ)指“核算”,即對賬目、費用等進行詳細計算和審核,帶有反複推敲、嚴謹核對的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三垣筆記附識》《禦覽備邊冊》等古籍中關于財務核算的記載。
《磨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推敲、計算。
《磨算》的部首是石(石部),筆畫數為16畫。
《磨算》一詞源于漢代,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在古代,人們常使用石頭來磨碾物品,因此以“磨”來比喻推敲、計算。
磨算的繁體字為「磨算」。
在古代,漢字《磨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磨算的古代寫法分别為「磨算」或「磨素」。
1. 他經過了一番磨算,才得出了這個結果。
2. 她對數學很有天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來磨算。
3. 在磨算過程中,我們應該三思而後行,以确保結果的準确性。
1. 磨破算盤
2. 磨砺細節,磨砺技巧
3. 精磨算法,快速磨算
1. 推敲
2. 算計
3. 盤算
4. 計算
1. 輕率
2. 憑空
3. 盲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