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立夏吃的烏米飯。相傳首為道家 太極真人 所制,服之延年。後*********亦多于陰曆四月八日造此飯以供佛。 唐 杜甫 《贈李白》詩:“豈無青精飯,使我顔色好。”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飯,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葉,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蒸飯。曝乾,堅而碧色,收貯。如用時,先用滾水量以米數,煮一滾,即成飯矣……久服,延年益顔。” 謝無量 《西湖旅興懷伯兄五十韻》:“野寺青精飯,江湖白打錢。”
青精飯是中國傳統特色食品,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養生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青精飯又稱烏米飯,是用烏飯樹(南燭木)的枝葉搗汁浸泡糯米後蒸制而成的飯食,成品顔色烏青。其名稱源于道家“青精”概念,象征延年益壽的仙家食物。
多部古籍詩文提及,如杜甫《贈李白》、陸遊《小憩長生觀飯已遂行》等,均借青精飯表達對隱逸生活或健康長壽的向往。
青精飯融合了飲食、醫藥與宗教文化,既是節氣食品,也是古代養生智慧的體現。現代江浙地區仍保留制作傳統,尤以烏米飯形式流傳。
《青精飯》這個詞形容一種色澤青翠且清香可口的米飯。它通常指由嫩綠色的蔬菜或草本植物(如菠菜或薏苡仁)煮熟後與米飯混合而成的一種菜肴。青精飯富含維生素和纖維,是一道營養豐富又美味的料理。
《青精飯》分解為:“青”(靑)部首是“青字旁”,由“青”字組成,共有8畫;“精”(精)部首是“米字旁”,由“米”字組成,共有10畫;“飯”(飯)部首是“食字旁”,由“食”字組成,共有12畫。
《青精飯》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屬于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它的名字與菜肴中用到的綠色蔬菜和精選米飯有關。
在繁體字中,《青精飯》的寫法為「青精飯」。
在古時候,青、精和飯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青的古字為“靑”,精的古字為“精”,飯的古字為“飯”。
1. 奶奶做的青精飯色香味俱佳,我們都很喜歡吃。
2. 這家餐館的青精飯,每一粒米都散發着清香。
青菜、精熟、飯菜、菜粥、青翠、翠綠、美食等。
翠綠飯、素飯、綠色米飯、蔬菜拌飯。
白米飯、葷菜飯、肉炒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