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枳椇子的别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樹蜜,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甜美如餳蜜。” 唐 杜甫 《入喬口》詩:“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
樹蜜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兩層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與現代用法區分:
《漢語大詞典》釋義
指橄榄科植物橄榄樹分泌的樹脂,古稱“樹蜜”。其色黃白,可入藥或用作香料,見于《本草綱目》等古籍。例如明代李時珍記載:“樹蜜,橄榄脂也,其狀如膠。”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08-0)
《本草綱目·果部》佐證
卷三十三明确将“樹蜜”列為橄榄樹脂的别名,稱其可“消風熱腫毒”,屬傳統中藥材。
來源: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
部分文獻中“樹蜜”為蜂蜜的别稱,因古人認為蜂采百花釀蜜于樹洞或蜂巢,故稱。如《太平禦覽》引《廣志》:“柑樹似橘,實如柚而小,味酢,樹蜜浸之,味甘可食。”此處“樹蜜”即指蜂蜜。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3431-9)
今“樹蜜”一詞多用于林業或植物學領域,特指樹木分泌的天然樹脂(如松脂、桃膠),與“蜂蜜”已無關聯。需根據語境區分古義與今義:
例:“采集樹蜜(樹脂)是部分山區傳統生計。”
來源:《現代漢語分類詞典》(複旦大學出版社)
參考文獻
“樹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理解:
讀音:shù mì
基本含義:指枳椇(jǔ)子的别名,這是一種植物的果實。
成語釋義(較少見):象征冒險行事,比喻為獲取利益(如蜂蜜)而不顧危險。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古今注》原文或中醫藥典籍。
班榮飽饫避虜儲油從史導源大團圓短期資金市場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幅尺婦言幹酪跟隨共養關聚冠紳規車顧賴蠱蝕浩蕩黑壓壓橫談後禍黃昏隳殘翚構椒除積流景升豚犬敬異酒城開遠課租胪舉明燥磨嘴逆案奇股青精飯鋭精山搖地動聖辰沈落世界經濟書刺淑明秫秫私雠司號員送燈速謗歲物陶缸佻勇紋木文身斷發無道無牛捉了馬耕田五眼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