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可寄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ián kě jì cái,其核心含義是指一個人廉潔到可以将錢財托付給他,形容品德高尚、值得信賴的人。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廉”的重視,将廉潔視為比能力更根本的品德。古人認為,廉潔者不僅不貪圖他人財物,還能以公正之心守護他人利益,因此可托付重大責任。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近義詞等内容,可參考相關詞典或文獻來源。
《廉可寄財》是成語,意味着廉潔可以保全財富。它強調了以廉潔為基礎的做事原則,認為隻有堅守廉潔的道德标準,才能保住財富。
《廉可寄財》的拆分部首是廴(gǎn, 廣左、パ⺆) + 止(zhǐ, ⺊) + 貝(bèi, ⻊)。
拆分後的漢字部首和筆畫如下:
廴(gǎn)- 3畫 止(zhǐ)- 4畫 貝(bèi)- 4畫
《廉可寄財》最早出自于明末清初的經籍《增修康熙字典》。該詞語表達了将廉潔的品德視為財富保障的觀念。
在繁體字中,《廉可寄財》對應的是《廉可寄財》。
在古代,廉可寄財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如下:
廉:綾(lí)+彡(shān)+自(zì) 可:可(kě) 寄:害(hài)+宀(mián) 財:貝(bèi)
1. 如果你堅持廉潔的原則,你的財富就會保得更安全。
2. 在商業領域中,隻有靠正直廉潔的行為,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富。
1. 廉政:指廉潔、清廉的政府和政治生活。
2. 廉價:指價格低廉,物美價廉。
3. 廉鑒:以廉潔為鏡鑒,作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1. 廉潔自律
2. 正直守法
3. 操作公平
1. ************
2. 侵占財産
3. 不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