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讨愧的意思、讨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讨愧的解釋

猶抱愧。《實事白話報》1926.1.9:“無奈 安生 心裡讨愧,所以臉上才鬧的挺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讨愧"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讨愧"為動詞性複合詞,指因言行失當或能力不足而感到羞愧、難為情,強調因自我反思産生的羞恥感。例如:"他未能兌現承諾,深覺讨愧。"

二、字源與構詞分析

  1. 讨:本義為"探究、追究"(《說文解字》),引申為"面對、承受"。此處表"招緻、引發"之意。
  2. 愧:即"羞愧"(《玉篇·心部》),指因過失或不足産生的内心不安。

    二字組合後,"讨"強化了主動承受羞愧的意味,暗含自我歸因的主動性。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後漢書·列女傳》:

    "妾昭之愚,誠讨愧無地。"

    此處鮑宣妻自謙才智不足,深感羞愧無處自容,體現"讨愧"的謙抑情感。

  2. 清代筆記《巢林筆談》:

    "事未竟而讨愧于友,何其慚也。"

    描述未完成承諾而對友人産生羞愧,凸顯道德自省。

四、近義詞辨析

五、現代使用場景

現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表述,如: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紙質文獻)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紙質文獻)
  3. 顧張思. 《巢林筆談》[M]. 清代刻本.
  4. 範晔. 《後漢書》[M]. 中華書局, 1965.

網絡擴展解釋

“讨愧”并非現代漢語中的标準詞彙,目前也沒有在權威詞典或常見語境中被收錄和使用。根據字面拆分分析:

  1. “讨” 通常指索取、請求(如“讨教”)、招惹(如“讨厭”)等含義。
  2. “愧” 表示羞慚、内疚(如“愧疚”“慚愧”)。

組合起來可能有兩種推測:

建議:

  1. 确認是否為“讨債”“愧疚”等詞的筆誤;
  2. 若為方言或特定語境中的用法,請補充更多上下文;
  3. 類似結構的詞可參考“讨嫌”“讨饒”等,但需注意規範性。

由于缺乏具體語境和可靠來源,以上僅為推測,建議使用更通用的詞彙表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克日鼇署白日粃蠹簿伍蔡暢谄黩晨正穿着楚田翠軿翠筠錯車躭心打油詩訛缺樊南沸騰飛傳風雨連床輔角光闆闆桂綠孤恓海量還任好身手嗨子戲華勝兼官角觝劫後灰寄放靜脈注射狙擊手誇世兩頭三面靈彩荔支稆豆明公南蕃女神鵬溟披猖剖冤曲頸甑聲張勢厲神機莫測沈淵術氏冠死責夙見蘇張王城五花诰五旗無訾饷食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