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命席的意思、命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命席的解釋

下令安排座位。《禮記·儒行》:“ 哀公 命席, 孔子 侍。” 鄭玄 注:“為 孔子 布席於堂,與之坐也。” 陳澔 集說:“公於是命設席,使 孔子 坐侍而言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命席”是古代禮儀用語,指主人在接待賓客時根據對方身份地位安排相應座次的行為。《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謂命人設席,分坐、跪、席地而坐等不同形式以示尊卑”。該詞由“命”(吩咐)和“席”(座位)組合而成,體現了中國古代嚴格的等級制度與待客之禮。

在《禮記·曲禮上》記載的“命席”儀軌中,主人需遵循“三揖三讓”原則:先作揖推讓三次,待賓客正式入座後方可落座,這種程式常見于諸侯會盟、士大夫宴請等重要場合。考古發現顯示,商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已出現類似“命席”的禮儀記載,佐證了該制度的曆史淵源。

網絡擴展解釋

“命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下令安排座位,常見于禮儀或正式場合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命”:在古漢語中表示“命令、吩咐”,強調權威性指令。
    • “席”:指座位或鋪陳的席子,象征禮儀中的待客之道。
    • 組合後,“命席”即由上位者下令為賓客布置座位,體現對賓客的尊重與禮節。
  2. 典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儒行》:“哀公命席,孔子侍。”描述魯哀公命人設座,孔子侍坐的情景。鄭玄注:“為孔子布席於堂,與之坐也。”陳澔進一步解釋:“公於是命設席,使孔子坐侍而言之。”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君臣、主賓間的正式交往,如宴會、議事等場合,突顯等級制度與禮儀規範。例如唐代張說詩句“開軒綠池映,命席紫蘭芬”即描繪設座待客的場景。

  4. 延伸意義
    除字面含義外,也隱含着對賓客地位的認可與禮遇,如宋代蘇頌詩中“正似南都命席時”即借典故表達對賓客的重視。

總結來看,“命席”是古代禮儀文化的縮影,通過座位安排傳遞權力關系與待客之道。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禮記》及鄭玄、陳澔的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處先生拔碇豹文備預秉道避棄鄙士禅偈忏舌蚩蚩氓吃語詩籌兒川菜牀寝除幕春深辭嚴誼正貸恤典禮耳珥法曲獻仙音風從響應訃問歌伴夠得着觀文豪奴薦悼降逮踐統雞省糾問樂山練實靈境龍岫铓輝明區謀道泥铛排害攀欄樸人丕佑棄好背盟傾駭青淩台青盤輕褣榮映閏征省庭勢利眼歲滿隨俗漙漙帏薄蕹菜相軋掀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