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嚴誼正的意思、辭嚴誼正的詳細解釋
辭嚴誼正的解釋
同“ 辭嚴義正 ”。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六》:“ 蕃 武 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卹,故蹈危機,其失在於疏爾。”
詞語分解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 正的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網絡擴展解釋
“辭嚴誼正”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言辭嚴厲、義理公正,強調說話時态度嚴肅且道理正當。其含義與“辭嚴義正”相同。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元代劉壎《隱居通議·詩歌六》:“蕃武忠君愛國,辭嚴誼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機,其失在于疏爾。”。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嚴肅鄭重的表達場景。
- 感情色彩:中性,但含褒義傾向。
- 結構:聯合式成語(四字,ABCD型)。
4.近義詞
包括“辭嚴氣正”“辭嚴意正”等,均強調言辭與道理的雙重嚴謹。
5.例句與擴展
- 例句:在辯論中,他辭嚴誼正地駁斥了對方的謬論。
- 注意:該成語現代使用較少,屬生僻詞彙,常見于書面或正式語境。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嚴誼正(cí yán yì zhèng)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說話要莊重得體、真誠友善。它的拆分部首是辭和誼,辭的部首是辛,誼的部首是讠。整個詞的筆畫數是14畫。辭嚴誼正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周禮·禘嘗》中,原本是用來形容禘祭之事要莊稼恭敬。後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人際交往中言行舉止的準則。
辭嚴誼正的繁體字是辭嚴誼正。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比如辭誼的誼字在古書中常用兩點水寫作⿰言義,而正的字形也有所變化。但是整體而言,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并無太大差别。
以下是辭嚴誼正的例句:
1.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要以辭嚴誼正的态度對待下屬。
2. 在面對對手時,我們要保持辭嚴誼正的姿态,不可言辭過激。
辭嚴誼正的組詞比較少見,可結合上下文靈活運用。例如:
1. 言辭辭嚴:用語言嚴肅,态度莊重。
2. 誼言誼正:言談舉止真誠,友善待人。
和辭嚴誼正意思相近的成語有:“言行一緻”、“言行相符”等。反義詞可以是“言行不一”。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問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