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君的意思、水君的詳細解釋
水君的解釋
即魚伯。河神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魚蟲》:“水君狀如人,乘馬,衆魚皆導從之。一名魚伯。” 唐 皮日休 《投龍潭》詩:“下有水君府,貝闕光比櫛。”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水君狀如人,乘馬,衆魚導從……人馬皆有鱗甲如大鯉,手足耳目鼻與人不異。”
詞語分解
- 水的解釋 水 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洩不通。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筆。墨
- 君的解釋 君 ū 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國君。君權。君臨。君側。 古代的封號: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長安君。 對對方
網絡擴展解釋
“水君”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漢語詞語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指河神名,又稱“魚伯”。古代文獻中描述其為掌管水域的神靈,形象如人,常乘馬巡遊,衆魚隨行護衛。
二、文獻出處
- 晉代《古今注》:記載“水君狀如人,乘馬,衆魚皆導從之”。
- 唐代皮日休《投龍潭》:提到“下有水君府,貝阙光比栉”,描繪其居所華麗。
- 明代《珍珠船》:補充其外貌特征為“人馬皆有鱗甲如大鯉”,但手足耳目與人類無異。
三、形象與象征
- 外貌特征:人形,身披鱗甲,騎乘馬匹,周圍有魚群簇擁。
- 象征意義:代表水的強大力量,引申為“無法阻擋的自然之力”或“某領域極具統治力的人物”。
四、使用場景
- 文學描述:多用于詩詞、神話中代指河神或水澤之主(如“水君府”)。
- 現代比喻:可形容能力超凡者,如“他在商界堪稱水君”。
如需進一步了解遊戲角色“水君”(《精靈寶可夢》),可參考中的介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君的意思
《水君》是指掌管水的神明或神靈,也表示水的主宰者。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水君是一個具有神奇力量、用水行走的存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水君》的拆分部首是氵(水部)和君(君字部),共計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水君》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是民間故事和傳說中的角色。在繁體字中,水君的寫法為「水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水君》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保持「水君」這個詞的形式。
例句
1. 祭拜水君可以祈求豐沛的雨水。
2. 據說水君能夠操控水流,保護人們免受洪災。
組詞
水神、水靈、水漲船高
近義詞
水神、水祇、水王
反義詞
火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