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勇猛如虎之戰士。 周 代虎贲氏下有虎士。《周禮·夏官·序官》:“虎賁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鄭玄 注:“不言徒曰虎士,則虎士徒之選勇力者。”《三國志·魏志·許褚傳》:“ 褚 以衆歸 太祖 ……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諸從 褚 俠客,皆以為虎士。” 唐 李白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詩:“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 明 何景明 《觀兵》詩之一:“選徒皆虎士,戰馬盡龍駒。”
“虎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指勇猛如虎的戰士或将領,強調其戰場上的無畏與強悍。該詞由“虎”(象征勇猛)和“士”(士兵或将領)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軍事領域的傑出人物。
唐代詩人李白在《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中寫道:“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以“虎士”代指威武的将士,展現其文學意象的壯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如《周禮》《三國志》)中的記載,可參考的原始内容。
《虎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勇猛如虎的士兵或戰士。虎代表勇猛、兇猛,士表示優秀的個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虎士這個詞。
虎士這個詞的部首是虍(虎的偏旁),它的拆分可以是“虎”+“士”。虎的部首虍通常寫作“丂”,士的部首是口,這樣就可以拆分為丂+口。
虎士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其中虍部4畫(丂),士部12畫(十畫)。
《虎士》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兵法中,用來形容戰場上勇猛無敵的士兵。虎士在兵法中被贊譽為頂尖的戰士類型,代表着力量和威嚴。
虎士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虎士」,和簡體字寫法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虎士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字形可能會有變化,但整體意義和含義保持不變。
1. 他的勇敢和戰鬥力堪比一支虎士。
2. 在曆史上,虎士們為國家的安全和領土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
1. 虎将:指指揮部隊如虎添翼的将領。
2. 虎狼心:指心狠毒辣、兇狠殘忍的人。
3. 戰士:指從事軍事工作,參加戰鬥的人。
1. 虎将:意思是指勇猛善戰的将領。
2. 猛士:表示勇猛果敢的戰士。
文士:指勤學好問、專精于文學的人,與虎士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