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禁的意思、冒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禁的解釋

違犯禁令。《晉書·王敦傳》:“太子遷 許昌 ,詔東宮官屬不得送。 敦 ……冒禁於路側望拜流涕。”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其人兇悍,喜為盜賊,犯上冒禁,不畏誅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顧禁令或觸犯禁令。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說文解字》釋為"冡(蒙)而前也",本義指"覆蓋",引申為"不顧危險或阻礙行事"(如"冒險")。在"冒禁"中取"觸犯、沖撞"之義 。

  2. 《說文解字》:"吉兇之忌也",本指禁忌,後擴展為"法令或習俗所不允許的事"(如"禁令") 。

二、合成詞釋義

冒禁

三、古籍用例

《漢書·王嘉傳》載:

"驕僭罔冒禁",指權貴驕縱逾越本分,公然藐視律法禁令 。

此處"冒禁"凸顯對權威禁令的公開挑戰,帶有強烈貶義色彩。


四、現代使用場景

雖屬文言詞彙,但可見于曆史文獻分析或仿古語境中,如: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5卷頁328。
  3. 《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卷八十六《王嘉傳》。

網絡擴展解釋

“冒禁”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mào jìn,其核心含義是違犯禁令,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1. 冒(mào):
    • 本義為“向外透出”(如冒煙),引申為“不顧危險或規定”(如冒險、冒死)。
    • 在“冒禁”中取“觸犯、冒犯”之意。
  2. 禁(jìn):
    • 指禁令、法規或禁忌,如“禁地”“禁例”。

三、曆史用例與語境

  1. 《晉書·王敦傳》:太子遷都時,官員被禁止送行,但王敦仍“冒禁”前往,表達忠誠與悲痛。
  2. 《雞肋編》(宋代):描述某些人“犯上冒禁,不畏誅殺”,強調其兇悍與藐視法令的特點。

四、同義詞與關聯詞


五、使用注意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可查閱《晉書》或宋代《雞肋編》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寶勢碑陰辯省不由分說裁屬摻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鸱張蟻聚窗绡川流不息道曹大眼瞪小眼東讨西征負韊高冏膏腴子弟衮帶頭合照畫闆花見羞睑闆降順腳輪金漆窘迫九英梅擊杖闿切口型诳誣拉叉連闼洞房淩陰馬價銀子馬具渺渺明罰勑法奈之何齧氈泥濜牛錄刨削丕登矉頞羌胡箐峒清毅毬頭喪鐘森萃神州説謊四愁詩私語甜包谷田連阡陌完粹僞飾烏愛脅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