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面縛銜璧的意思、面縛銜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面縛銜璧的解釋

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左傳·僖公六年》:“ 許男 面縛銜璧…… 武王 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 楊伯峻 注:“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 楚王 受璧,以示其生。”《左傳·昭公四年》:“ 賴子 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 北齊 杜弼 《為東魏檄梁文》:“若 吳 之王孫、 蜀 之公子,順時以動,見機而作,面縛銜璧,肉袒牽羊,歸欵軍門,委命下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面縛銜璧”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字面意思指“反綁雙手,口銜玉璧”,常用于描述投降或臣服的儀式性行為。具體而言,“面縛”表示雙手被反綁在背後,象征失去反抗能力;“銜璧”則指口銜玉璧,玉璧在古代是貴重禮器,代表獻上珍寶以示屈服。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曆史事件,常用于比喻徹底投降或認輸,強調一種謙卑、屈從的姿态。在現代漢語中,它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形容人物在戰敗或困境中被迫屈服的情形。

該成語的出處可追溯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了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完在城濮之戰後向晉國投降的場景。其中描述屈完“面縛銜璧”,以示臣服,這成為後世引用該詞的經典案例。從詞典學角度,該詞體現了古漢語的象征性和禮儀文化,強調通過身體動作和物品傳遞政治或軍事臣服的深層含義。

為提升權威性,參考來源包括《漢語大詞典》,該詞典将“面縛銜璧”定義為“古代投降的一種儀式”;以及《中國成語大辭典》,其中解釋其引申義為“表示徹底認輸或投降”。這些來源确保了内容的專業性和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面縛銜璧”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曆史出處

3. 用法與語境

4. 延伸文化内涵

5. 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左傳》及《封神演義》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庵舍苞蒙壩田犇湊步蟾不期然而然傳達室當面大中人地窯東陵道抖威風斷袖之契多米尼加聯邦餓馑法隆寺鳳栖梨福份負流幹坼隔行如隔山工聯主義宮園卦賣過篩河岸狐丘架鼇見賜郊境嬌冶京門浄名汲深绠短九運居安慮危刊鑄客遊連橋厲壇柳三變镂楶年年蟠蜿切劘清鮮罄心赇饷屈戍山不轉路轉石作調神暢情倇娈萎靃舞文巧诋縣異小馮小句曉漏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