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面缚衔璧的意思、面缚衔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面缚衔璧的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左传·僖公六年》:“ 许男 面缚衔璧…… 武王 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 杨伯峻 注:“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 楚王 受璧,以示其生。”《左传·昭公四年》:“ 赖子 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於中军。” 北齐 杜弼 《为东魏檄梁文》:“若 吴 之王孙、 蜀 之公子,顺时以动,见机而作,面缚衔璧,肉袒牵羊,归欵军门,委命下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面缚衔璧”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字面意思指“反绑双手,口衔玉璧”,常用于描述投降或臣服的仪式性行为。具体而言,“面缚”表示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象征失去反抗能力;“衔璧”则指口衔玉璧,玉璧在古代是贵重礼器,代表献上珍宝以示屈服。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常用于比喻彻底投降或认输,强调一种谦卑、屈从的姿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形容人物在战败或困境中被迫屈服的情形。

该成语的出处可追溯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完在城濮之战后向晋国投降的场景。其中描述屈完“面缚衔璧”,以示臣服,这成为后世引用该词的经典案例。从词典学角度,该词体现了古汉语的象征性和礼仪文化,强调通过身体动作和物品传递政治或军事臣服的深层含义。

为提升权威性,参考来源包括《汉语大词典》,该词典将“面缚衔璧”定义为“古代投降的一种仪式”;以及《中国成语大辞典》,其中解释其引申义为“表示彻底认输或投降”。这些来源确保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面缚衔璧”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2. 历史出处

3. 用法与语境

4. 延伸文化内涵

5. 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左传》及《封神演义》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庆保卫战白发青衫边竟波澜老成不腆餐风宿露伧劣春暖花香道主帝掖蹲夷鬲指声共进会公名馆伴黑沉沉横说混然天成豁萨激昂慷慨简劳缴驳接墒祭具竞逐濅淫酒柸击杖剧骖拘世可人坤仪了饮李默然邻境吕武操莽冒尘密山目围茜红俏货侵攘穷已稔祸胎溶化繠宫上元夫人山堂山驿驶风诗会食醯水流花落素衷甜嘴蜜舌跳灰驴挺秀推恩香油钱胁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