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浄名的意思、浄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浄名的解釋

(1). 毘摩羅诘 (Vimalakīrti)佛的别稱。亦指 毘摩羅诘 佛像。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五·釋昙斐》:“夫至理無言,玄緻幽寂……所以 浄名 杜口於方丈, 釋迦 緘默於雙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伽藍東北三四裡有窣堵坡,是 毗摩羅詰 。 唐 言 無垢 ,舊曰 浄名 ,然浄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 維摩詰 ,訛略也。” 清 錢謙益 《西湖雜感》詩之八:“今日一燈方丈室,散花長侍 浄名 翁。”

(2).佛經名。《維摩诘經》的異稱。 唐 鄭薰 《贈鞏疇并序》:“其於《浄名》, 僧肇 尤精達。”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顧以為必有本體,名曰物如。物如雲者,猶《浄名》所謂色如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浄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浄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佛教術語

  1. 毘摩羅诘佛的别稱
    “浄名”是梵語“Vimalakīrti”(音譯“維摩诘”)的意譯,意為“無垢稱”或“清淨名”。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解釋:“舊曰浄名,然浄則無垢,名則是稱”,說明其名稱的由來與“清淨無垢”的佛理相關。
    維摩诘是佛教經典中的重要人物,以智慧辯才著稱,常以居士身份示現教化衆生。

  2. 佛經《維摩诘經》的異稱
    “浄名”也指佛教經典《維摩诘經》(簡稱《維摩經》)。該經以維摩诘與文殊菩薩的對話為核心,闡述“不二法門”等大乘教義。清代學者章炳麟曾引用該經解釋哲學概念。

二、其他解釋(較少見)

有部分辭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名譽清白、無污點”,如查字典網提到“浄名由‘浄’(純淨)和‘名’(名譽)組成”。但這一用法在佛教語境外的文獻中較為罕見,可能與詞源引申有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背景,可參考《維摩诘經》或玄奘《大唐西域記》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浄名的意思

浄名(jing mi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清淨的名字”或“純潔的名譽”。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浄”和“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浄名的部首是水(氵)和口(⺆)。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其中“浄”為3畫,而“名”為6畫。

來源

浄名一詞在《說文解字》中有記載。其中,“浄”表示“清水”或“潔淨”,而“名”則表示“名字”或“聲譽”。浄名由此組成,用于指代一個純淨、清潔的名字。

繁體

在繁體中,浄名的寫法為「淨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浄名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正式的古代漢字寫法已經不再常用,因此無法給出确切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這個人一直保持着浄名,沒有任何污點。

2. 他為了維護自己的浄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組詞

浄潔、浄水、名譽、名字

近義詞

清白、清廉、純淨

反義詞

污名、污穢、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