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腳的螃蟹。比喻無活動能力者。《水浒傳》第二六回:“那婦人道:‘虧殺了這箇乾娘!我又是箇沒腳蟹,不是這箇乾娘,隣舍家誰肯來幫我!’”《廿載繁華夢》第三二回:“況小弟赤貧,像沒腳蟹,逃又逃不去,怕還把知情不舉的罪名牽累小弟呢!” 茅盾 《林家鋪子》三:“ 上海 這路一斷,敝莊就成了沒腳蟹,彙劃不通,比尊處再好的戶頭也隻好不做了。” 賈平凹 《夏家老太》:“老人摘了星星般的喜歡,心想:這世道真好,像咱這沒腳蟹的人家,能和書記做起親家來,這後半世也有了依靠了。”《廿載繁華夢》第二二回:“我兩個婦人,沒爪蟹,若有山高水低,怎樣纔好?”
(2).比喻不見蹤迹,行蹤不定的人。 李劼人 《暴風雨前》第一部分八:“ 蘇 家不在這裡,他又走得遠遠的,簡直是個沒腳蟹,就不說路上出事,設或他不回來呢?” 李劼人 《大6*波》第二部第八章:“獨有 王文炳 卻成一個沒腳螃蟹,從七月十五日以後,就沒有人知道他的蹤迹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沒腳蟹漢語 快速查詢。
“沒腳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說明:
“沒腳蟹”字面指沒有腳的螃蟹,比喻缺乏能力、資源或行動力的人。核心含義包括: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文學作品(、)及成語變體分析(、)。如需查看更多用例,可參考《水浒傳》《廿載繁華夢》等原著。
“沒腳蟹”是指螃蟹的一種俗稱,通常指的是那些蟹腳較少或殘缺的螃蟹。
“沒腳蟹”的拆分部首是:“王”、“虍”、“蟹”,共同組成這個詞語。
根據筆畫統計,“沒腳蟹”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4個。
“沒腳蟹”一詞是民間俚語,常用于描述螃蟹的特征。來源于對一些蟹腳較少或殘缺螃蟹的形象化描述。
在繁體字中,“沒腳蟹”可以寫成“沒腳蟹”。
在古代漢字中,将“沒腳蟹”寫作“沒腳蟹”。
1. 這隻螃蟹是隻沒腳蟹,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2. 今天市場上的螃蟹都是活的,沒有一個是沒腳蟹。
組成“沒腳蟹”的字可以獨立組成其他詞語,如:
- 沒:沒有
- 腳:足部
- 蟹:甲殼類動物
近義詞:蟹,橫行(地名,常用于描述河流)
反義詞:有腳蟹,多腳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