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纓花的意思、馬纓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纓花的解釋

合歡樹的别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門内有石橋,橋北有樹二株曰馬纓花。” 清 吳震方 《嶺南雜記·馬纓花》:“色赤,如馬纓,其花下垂,一條數十朵,樹高者丈許。有白者,有桃花而大紅鑲邊者,皆異種也。”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他是一個胖胖的,和藹的老人,愛種一點花木,如珠蘭、茉莉之類,還有極其少見的,據說從北邊帶回去的馬纓花。”亦稱“ 馬纓樹 ”。 王統照 《號聲》:“在這夏夜的馬纓樹下,我仰望黑空中閃綴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纓花的詞意可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

一、植物學含義

  1. 合歡樹的别稱
    馬纓花最常見指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因其花序形似馬匹佩戴的紅色纓穗得名。古代文獻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已有記載,描述其花下垂成簇的形态特征。

  2. 杜鵑科藥用植物
    另一指杜鵑花科植物馬纓杜鵑(Rhododendron delavayi),分布于西南地區,花可入藥,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其花型與合歡不同,花瓣堅厚呈火紅色,常見于山野灌木叢中。

二、文化寓意

三、其他延伸

馬纓花兼具自然屬性與文化内涵,實際使用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代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纓花》的意思

《馬纓花》是指一種具有紅色花朵的植物,也稱為“吊鐘花”或“淩霄花”,科學名稱為“彎帶馬纓花”。它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花朵鮮豔奪目,形狀獨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馬纓花》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和繁體

《馬纓花》一詞源自于中文傳統,沒有明确的具體來源。傳統漢字中沒有對應的繁體字,所以無法提供該字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記錄的字形,古時候的《馬纓花》可能是用不同的字形書寫,但具體寫法無法确切得知。

例句

以下是關于《馬纓花》的例句:

1. 我的花園裡開滿了美麗的馬纓花。

2. 他送給我一束鮮豔的馬纓花,真是美好的禮物。

3. 這種馬纓花在熱帶地區特别常見。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馬纓花》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組詞:馬纓、纓絡、纓帶、花朵、花卉、花瓣

近義詞:吊鐘花、淩霄花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