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稽的意思、句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稽的解釋

查考;核算。《通典·職官六》:“ 漢 有禦史主簿…… 大唐 置一員,掌府事,句稽省署,鈔目監印,給紙筆。” 清 馮桂芬 《與許撫部書》:“ 丁書 等亦利其為額外之獲而歲以為常者,此中句稽之數,雖神仙不可測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句稽"是漢語中具有專業屬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審查核對的行為。《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為"查考核算",該釋義可拆解為三層内涵:

一、語義學層面 "句"字本義為彎曲,引申為勾畫标記的行為,如《周禮·考工記》"勾兵欲無彈"中即含查驗之意;"稽"在《說文解字》中訓為"留止也",衍生出停留審驗的義項。二字合流形成專業術語,特指通過反複比對确認事物準确性的過程。

二、應用範疇 該詞主要活躍于文獻學與文書管理領域,如《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尚書省設"句稽官"專司文書校核。在當代漢語中,其使用場景擴展至檔案管理、古籍整理等需要精密核對的專業場合,例如中華書局《古籍整理規範》明确規定重要典籍需經三輪句稽程式。

三、詞義演化 從《辭海》的詞源考釋可見,該詞經曆了由具體動作向抽象概念的轉化:秦漢時期主要指竹簡編聯時的校勘工序,宋明以後漸次發展為泛指各類精密核查的學術術語,這一演變軌迹在《四庫全書總目》的提要中可得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句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與曆史用例

    • 該詞最早見于《通典·職官六》,記載唐代設官員“掌府事,句稽省署,鈔目監印”,指對公文、賬目進行審核。
    • 清代馮桂芬在《與許撫部書》中描述“句稽之數,雖神仙不可測識”,強調其核算的複雜性。
  2. 使用場景

    • 古代多用于官府文書管理和財務核查,如“句稽省署”(審核官署事務)、“句稽之數”(核算賬目)。
    • 現代可引申為對數據、文獻的嚴謹考證。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具體文獻,可參考《通典》及清代學者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崩阤吹律定姓從祠攢簇單詞跌坡豆漿斷壟惡言豐厚撫邊斧碪高塵瓜緜官辦蠱弊規策詭狀鶴體花期昏誕監攝見識僬僬悸動砎石街談巷諺驚奇祭盤隽爽開晨開哄蠟彈梁益羅禁律格嫚令漫漫馬杓子麋鹿遊鳴噪陌生趴蛋被發匹婦不獲俏語清議情韻桑管屬行私取司味套闆韬吟體魄投兵突突危險品武剛車綫穗子